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徐州之战(199)-第2/3页
跟着丑,他的前途有多光明?这是袁谭当时问他的,但如果他能改任他为主的话,那日后平步青云指日可待。甚至他连会先让他任东莱郡守这种话都说得出来,当时管统会把这看做是纨绔子弟随口一说,听听也得了,但拿着任命状的那一刻他才明白,袁谭还真的是说到做到。
而当他看到书信之那些内容后,管统眉头皱成一团,看向请,道:“信使有没有说什么口信?”
“没有,说他想说的话都在信。”
管统点点头,其实信的内容也是袁谭告诉他他当初说的事情已经搬到了,而他现在需要表态了。虽然袁谭说的较委婉,但这信的内容又怎么可能如他所写的那样看起来平平淡淡。
杀机四伏。这不等于逼他表态嘛,如果他不表态的话,那他现在在袁谭的管理下,袁谭要给他穿小鞋,他还真只能吃哑巴亏。
这个时候的管统,其实已经彻底动摇了,跟着丑十余年,他现在也不过是一名校尉,而这还是通过他自己杀敌建功得来,压根没从丑身得到任何好处,所以说跟着丑他根本看不到前途。
其实这个情况他也早有耳闻,这丑有些妒贤嫉能,当年的赵云不是最典型的例子嘛,在丑帐下一直居然是一名骑卒,最后转头了刘澜,结果成为了天下有名的名将,虽然丑一直都说赵云泯然众人,当时真没看出他有什么太大的能耐。
可他这番话从他口说出来之后,是有多么的可笑。首先如果你真看不出来赵云的能耐,那说明你没有发觉人才的眼光,那跟着你自然没什么发展了,因为你连人才都发觉不了,又和谈能够得到你的提拔。
而如果这一切只是丑为了糊弄大将军,把他问罪的话,那说明是他可有打压赵云,一直让这样有能力的部下当着最不起眼的骑卒,这说明这个人心胸不宽广,甚至还有些妒贤嫉能。
而随着与他接触的越来越深,他终于理解了,当初赵云为什么会舍弃更远发展的冀州而改投到刘澜帐下,首先他肯定是看出了刘澜未来有光明的前途,其次则说明他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在冀州他没有出头之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为了自己的前途考虑,自然做出了改换门庭的选择。
而此刻,类似赵云的情况出现在他的面前,虽然袁谭在继任世子之位不被他看好,可是他能左右大将军的一些任命来看,也不是没有机会。
虽然他现在的情况还不可能左右局势,可他清楚,似现在袁谭这样拉拢各种人才的力度,到时候如果真的成了气候,那可不得了了,一旦汇聚在他身边的臣武将变得越来越多,投靠他的人越来越多,到那个时候,大将军还会不看好他吗?
很可能世子的继任会此而改变,而如果袁谭真当了世子,未来继任了大将军甚至是掌控了天下,他的前途,将不可限量,别说是丑了,甚至可能都要力压丑一头。
想着管统取下执笔,写一封给予袁谭的回书,叫来亲兵,道:“你现在把我这封回信交给信使,让他交给袁刺史,说我管统,从今日起愿为大公子鞍前马后,肝脑涂地。”
“诺!”亲兵接过书信告辞离开。
如果不是袁谭,管统是永远不会想改换门庭这种事情的,从本质来讲,他和赵云是两类人,曾经不管赵云出于什么目的离开,他发出过对他的嘲讽,更多的把他的离开视作他在冀州没有出头之日。
可是当曾经嘲讽之人的情况出现在自己身时,他发现,在面对一些事情,人真的无法拒绝,都说成熟的表现是看他的自控能力,可是在诱惑之下,他失去了自己的坚守,但是他又否认着自己与赵云属于同一类人。
因为他从来也没有背叛,效力的势力来说,他只是从军方,从丑将军麾下转头到了大公子门下,而且还是在出任东莱太守之后,此刻他本来已经隶属于袁谭,他的这个选择,算是丑知道了,也不会把他视作叛徒,甚至能够理解他的选择。
甚至丑自己,可能都会羡慕自己找到了靠山,另寻了高枝,有些话虽然不说的那么明显,可现在冀州的情况,大军都清楚是怎么回事。三位工资为了争夺世子之位水火不容,大家都想得到军情,而丑则一直在三人之间徘徊犹豫,虽说他说什么主公选谁他支持谁,不想过多参合到这件事情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