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徐州之战(194)-第3/3页





    可当他要给他印信准备送他离开之后,却发现自己好像有些太急了,这个时候徐州之战才最为关键,把他留下来其实会是更好的选择,待徐州之战结束,然后带着他回到秣陵,那样他在府内也会更好的开展工作,对他会更好一些,而现在这么让他直接回到将军府,而且还是出任西曹掾,这样的重任,可能直接受到排挤,到时候岂不是要委屈他了,一旦他卷铺盖走人,那不是自己决策有误?

    所以刘澜又把他留了下来,不过却专门把他叫了过来,把自己的想法如实和他说了一遍,想听听他有没有一些自己的施政方针,尤其是在现在正在大举建设秣陵的情况之下,对于这些事情,他会有什么更好的看法。

    是仪和他说了很多,但和这个时代的人一样,始终都把目光放在粮食面,这对刘澜来说是老调常谈了,没什么稀的,不过他的一番话却另刘澜眼前一亮,因为他又一位老友,此人这些年一直在家乡研究湖田,在湖种田,虽然现在情况是有好坏,但情况好时,收成可是翻倍的好。

    刘澜瞬间想到的是水稻,毕竟在这个时代的南方,种植生产更多还停留在刀耕火种这类最原始的方式,而他这位老友,却在研究水稻增产,也许这是南北冲撞后带来的效果吧。

    但刘澜在问起此人时,他却卖起了关子,不是他不想说,而是他不得不隐瞒,因为这是他这位老朋友的要求,在没有成功之前他是不会出仕的,因为他之前前往刘繇治下出仕,却被狠狠的嘲讽了一番,似他这样有一技之长者受此打击,所以立志要把自己这个想法付诸实践,待彻底成熟之后,才会用此革新来为自己换取功名。

    对于他这位朋友的想法,刘澜虽然嘴说着实有骨气,可话锋一转,还是希望他能够说服此人来秣陵出仕,只要他来,不管这项技术是否成熟,刘澜都会给他一官半职,让他专心研究。

    对此是仪表示愿意前去说服,这让刘澜着实激动了一番,这南方多的是湖泊水泽,如果水稻得到发展,那对于他现在的困境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了,而之前一直所担忧的粮食不足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而粮食在得到了保证,兵员有了保证,而其他刘澜一直在努力革新和发展的新事物新科技才能在足够的财力之下得以发展下去。

    刘澜仿佛看到了曙光,但他知道,这只是漆黑之的一摸光亮,想要触摸到他,也许还有一段漫长的漆黑之路要走,甚至可能,这团光本身遥不可及,永远也不会触及,但刘澜不会轻易放弃,他会一直努力下去,争取为这个时代做出自己最大程度的改变。

    而当社会风气被改变,而当科技与匠人不在受到歧视,那一切都一切,所有的所有都不算什么了,很多事物,也许自己现在没机会见到,可是几十年几百年之后,在这样的风气带动下,必定会一件件相继问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