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徐州之战(178)-第2/3页





    孩子从小在妇人培养之下,缺少了父亲的关爱,自然而然自私跋扈这点格外明显,再加权利的糖水最容易没活人心,让人忘乎所以,都说帝王之家无父子,可似他们和杨家当世仅有的两大举世公族,何尝不是如此?

    曾经听闻荀家为了解决此事,特意将家族从合家而居而分家,现在虽然荀家的分量大不如前,但荀家却开枝散叶,风光无二,这一点想必袁家则强了太多,袁家看似枝繁叶茂,天下人都在袁家的庇护下乘荫纳凉,可这些不过只是表面风光罢了。

    正是因为这一切所以袁绍才更能够体会此刻袁尚的难处,他相信现在自己这番话与当时听到叔父袁隗对自己说那番话时的心情绝无二致,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绝不能太过强硬,完全以父亲和长辈的身份去压他,这只会让他更无法理解,很可能会像自己当初那样误会叔父,从而心生怨恨。

    他要对其进行疏导,但更需要他慢慢理解,什么时候想通了,或者等他成家为人父了,也自然理解明白了。

    原本已经打算回内宅休息的袁绍又坐了下来,示意袁尚坐在身边后,缓缓说道:“你未来是世子,更会做大将军,可你不能自己去前线,所以你缺韩信,谁能做你的韩信,你的大哥,而谁又能做你的萧何,你的二哥,沮授、郭图审配郭图之流则是你的智囊,你的张良,这些人你必须要会用,懂得如何去用,可如果你只懂得如何除掉那些反对你的人,而不是让这些人去为你卖命,你说这大将军之位,你真能坐得安稳?

    “他们是你至亲血亲,本该成为你的左膀右臂,最为信任之人,可你们兄弟如果内耗,自相残杀的话,你说这天下何时才能平定?你自己仔细想想吧,”袁绍说完,长长吐了口气,他能否理解,理解多少,袁绍不清楚,现在让他理解,是难为他,他心一定会说,现在不是自己要致他们死地,而是他们要害孩儿。

    可当时的袁绍,又怎么能想到当寿春出现危急的时候,当袁术向他寻求援助的时候,他会那么干脆的答应下来,这放在当年他那还不是恨不得看到袁术被千刀万剐吗,可真到了这一天,他却终于理解了叔父袁隗这番话的真正意义。

    袁家子弟,算兄弟阋墙,那也不是你外人可以随便欺凌的:“好了,你也下去休息吧,这些天你也辛苦了。”

    ~~~~~~~~~~~~~~~~~~~~

    陈宫站在沛县城城楼之,远远地眺望着外城的方向,那里的曹军已经退却,在城外驻扎,这都是赵云的功劳,如果没有他,可能现在沛县已经被攻陷了,而他自己,他闭了眼,嘴角翘起一抹弧度,诡异的微笑,因为他清楚,那个时候,他已经战死沙场了。

    这是一个绝不会出现第二种可能的结果,他不会投降曹操,也不可能去做俘虏,所以他要么被乱军杀死,要么自杀身亡,想到自己最后会是这样一个结果,陈宫心有些沉甸甸的。

    与其说他败给了曹操,不如说他败给了曹操帐下的能工巧匠们,如果不是投石机的出现,他相信曹操此战必败,因为在两天前,他还在计划着该如何对曹操展开接下来第二轮战役。

    沛县第一轮战役,以三晚偷袭取得了大获全胜,虽然毙敌万人,摧毁粮食与大批攻城器械,但这样的胜利对曹操的打击却并不足以致命,所以在制定第二轮作战计划时,他充分利用这一点,这一回虽然是以守城为主,但真正的目的却是以袭扰曹军粮道,曹操的粮食和器械被破坏,现在他营的粮食肯定不足以支撑他们长期作战,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只要他能把曹操的粮道破坏,曹操粮草必定不济,到时候曹操和张勋的联军不战自溃。

    然而他的计划无完美,可最后却败给了一堆‘烂木头’,时也命也,从讨董进入军,陈宫从一介腐儒变成今天这个模样,他对战场对战争自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但他却从来没有想到,战场之的胜负居然会如此容易,如此简单。

    如今主公很明确的要求他阻止曹操半个月的时间,这和主公最初让他随时撤兵可大不一样,那时候,不管是刘澜还是陈宫,都相信这世没有能攻破他们坚固城墙的武器,他们只要退回徐州,没有任何威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