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第四十一章-第3/4页





    她昨夜翻书到三更才歇,夜里做了大堆乱七八糟的梦,醒时浑浑噩噩,险些忘了服食掩盖嗓音的药物,全靠剪兰提醒才不致于穿帮。

    路途颠簸,她困顿不堪,起初还与马车外的霍家兄弟聊了几句,不多时便陷入半梦半醒中。

    待觉马车停下,余桐低声轻唤,她才知,队伍早已抵达行宫多时。

    帘子被掀开,她伸了个懒腰,整理袍裳,行至车头。

    在她适应耀眼阳光的过程中,数千人有序跪于保翠山行宫前,叩首齐声山呼。

    “吾皇万岁万万岁——”

    震天动地,响彻云霄,连逶迤青山亦透着肃然。

    宋鸣珂差点没忍住哈欠,摆手命众人平身。

    马车旁的两人同时伸手,意欲搀扶。

    她定了定神,方认出并非剪兰缝菊,亦不是刘盛或余桐,而是俊美无俦的霍睿言,以及容颜清雅的元礼。

    两名少年对望一眼,各自蹙眉,均不撒手,莫名予人针锋相对的错觉。

    欸……平日从不献殷勤的两人,在闹哪一出?

    细看左侧的骨节分明,手指修长,微有薄茧;右边的白皙如玉,纤巧柔美,暗带药香。

    她犹豫了极短一瞬间,干脆落落大方地搭上两人的手掌。

    霍睿言的手瞬即由温热变得滚烫,而元礼的手,竟冰凉如秋霜,且渗出细密的薄汗。

    然而,宋鸣珂并未关注二人微妙的变化,正当她准备走下马车,睡眼不经意投扫向前方密密麻麻的人群,目光便如被磁石吸附了一般。

    此外,李太医还告诉她,经研究,太子所中之毒,无对应解药。且为保守秘密,他没法与同僚讨论,目下只能慢慢调养。

    但太子中毒后异常烦躁,时日久了,则郁结难解,旧病未除,新症又至,十分棘手。

    皇帝重疾难愈,太子身中奇毒,定王虎视眈眈……宋鸣珂愁得直抓头发。

    上辈子傻愣愣,面对危难而不自知;今生凭残存记忆,一步步往前走,她似乎隐约觉察,从穿上太子袍服、参加秋园讲学那天起,她再无回头路可走。

    仲冬末,夜静更深,呼啸狂风渗透至东宫各角落。宋鸣珂放下书册,挪步支起窗格,让清冽寒意散去房内炭火气息。

    她于方寸之间瞥见庭中银花珠树,灿若仙境,心却沉不下来。

    此时此刻,父亲安寝了吗?兄长可有入眠?霍家两位表兄是在挑灯夜读?定王府内那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

    人又在谋划什么?北域的臣民能撑多久?

    寒气太盛,她掩牢窗户,目视银霜炭上猩红火光,正感叹民生之多艰,门外脚步声至。

    “殿下,圣上口谕——明日早朝设在紫宸殿。”余桐小声道。

    “知道了。”宋鸣珂不由自主打了个寒颤。

    依照惯例,太子尚幼,如非特殊情况,不必上早朝。

    这回,到举行大朝会的紫宸殿议政,怕是大事不妙!

    …………

    一夜风雪未歇,寅时,宋鸣珂穿上太子朝服,细心检查过无纰漏,才坐上暖轿,前往大殿。

    路上寒风凛冽,不少老臣抬步艰难,颤颤巍巍,而一昂藏身影引起宋鸣珂的注意。

    那人身穿蟒袍,头戴紫金冠,正值壮年,蓄短须,长眉墨画,凤眸生威,气宇轩昂,竟是镇守在东海之滨的安王宋博衍!

    “叔父!”宋鸣珂眼眶一热,拨帘下轿,快步迎上,“叔父到京城来了?”

    “呀!太子殿下!”安王讶异,“小心路滑!”

    对上他仁威兼备的双目,宋鸣珂莫名安心。

    她清楚记得,前世宋显扬即位后,安王摄政,尽心辅佐,除去起初雪灾祸事连连,朝局大致安稳;三年后,宋显扬亲政,安王返回藩地,无任何僭越之行;在太后病逝后,他还接宋鸣珂到藩地小住数月,待她呵护备至。

    当宋显扬真面目暴露后,宋鸣珂写信给安王求救,安王遗憾表示,自己无法公然挑衅皇权,又让她放宽心,他将尽力护她周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