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第二十一章-第2/3页





    元礼边为她泡第二杯,边悄然窥探她的神色。

    宋鸣珂没来由记起,去年第一场雪后,她曾在霍家暖阁内,与霍睿言对坐点茶。

    那时,二表哥也说过类似的话,然则因未与他真正相处过,她把话藏在心里。

    若时光倒流,重回那日,她定会推心置腹。

    睁开双眼,对上元礼关切的眼神,宋鸣珂心中一软,道出盘桓脑海小半日的思虑。

    “假如有人曾经狠狠伤害过朕,可目下,一切推倒重来,对方已无法作恶。那……朕当初的仇,该怎么报才好?”

    元礼愕然,片晌后淡笑:“陛下若问臣,定然无解。”

    “为何?”

    “臣乃医者,理当怀有济世救人之心,对报仇雪恨之举,半点不擅长。”

    “倒也是,”宋鸣珂往软垫上一靠,“朕也不擅长伤害他人。可坐在这位置上,不能一味当软柿子任人揉捏。”

    “依臣看,陛下谦和宽仁,恰恰是百姓之福,岂能以软柿子形容?”

    “元卿从未吐露恭维之词,今儿嘴怎比这蜜渍梅花还甜?”宋鸣珂放下杯盏,“你的安慰,朕心领了。”

    元礼无奈一笑:“臣不善言辞,让陛下见笑了。汤绽梅开胃散郁,活血化淤,如蒙不弃,臣把其余几罐送至康和宫,供陛下消暑解乏,可好?”

    “甚好。”宋鸣珂笑意舒缓。

    “春来取桃花露,夏日取莲荷露,秋时取桂花露,冬日采梅上雪,作汤绽梅,效果更佳。”

    “元卿好雅兴,来年行宫小住,四时花露,任由采撷,”宋鸣珂犹记霍锐承曾跃至梅树上为她折梅,笑道,“叫上霍家两位表兄,他们身手好,不费劲。”

    元礼长眉暗挑,嘴唇张合,并未多问。

    他细细拭净木勺,将那罐蜜放好,又叮嘱她需常饮。

    盏中芳冽,静悄悄弥散至各个角落,不知不觉,飘入宋鸣珂的心脾。

    …………

    光阴荏苒,夏去秋来,秋尽冬临,霜雪覆盖京城。

    太后谢氏自仲夏起闲居山上,亲自照料爱子的起居饮食。

    宋显琛虽未能开口说话,在元礼每月两次施针的治疗下,已能发出含糊声音,精神亦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爽健了不少。

    大概那日宋鸣珂造访延福宫,对常年抱病的赵太妃起了震慑作用,下半年,赵国公及其门生安分了些,朝局相对稳定。

    宋鸣珂在朝臣面前力夸晋王勤勉、宁王聪慧,私底下也让谢家和霍家多关照他们,以致原本默默无闻的两位亲王,获得空前关注。

    对于滞留在京的定王,她则大肆赐予珍贵花木。宋显扬被迫终日在定王府内栽花种草,逗鸟喂鱼,成了名副其实的闲散宗亲。

    如宋鸣珂所言,霍锐承顺利考上武学头名,进入禁军当中的上四军,担任副职;而霍睿言则遂父心愿,积极备战科举。

    对于端坐龙椅上的宋鸣珂来说,诸事越是顺心,这份宁静就越不寻常。

    如同暴风雨前的彩霞,漫天绚丽多彩,却于目不暇接间,酝酿不为人知的新危机。

    继位一年后的初春,宋鸣珂迎来了二次人生的第十三个年头。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久未散心的皇族响应皇帝号召,在禁军护送下,前往保翠山行宫,进行为期二十四日的春蒐。

    早年先帝身体康健时,春蒐、夏苗、秋狝、冬狩总会择机而行,近几年患病,兴致大减,是以整整三年未再举办。

    今年宋鸣珂重办春蒐,在京的宗亲、勋贵、文臣、武将等无不欢呼雀跃,皆以获出行资格而骄傲。

    霍家兄弟身为侯府子弟,又是皇帝表亲,毫无疑问被列入其中。

    这一日,和风畅畅,流云如丝,圣驾择吉时启程,随驾队伍浩浩荡荡出城,穿过春意盎然的城郊,向青山绿水处进发。

    宽敞奢华的马车内,宋鸣珂斜倚在精绣靠垫上,慵懒得如同刚从春睡中惺忪睁目的猫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