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共赴青城-第2/3页
拜师之后,程胜祖又突然提出,他兄妹要与慕容杰,可谓相见恨晚,愿结为金兰之交,生死兄弟,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
徒弟要同师父结为兄弟,这还真是古今奇闻,亘古以来从未有过的荒唐事,只怕这天底下也就只有,程胜祖这么绝无仅有独一个。
谁让程胜祖是老程家的人,这本来就是老程家的惯例,从来都不走寻常路,永远做事令人匪夷所思。
三人彼此都是娃娃,哪知道多少辈分礼数之别,只晓得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为后人敬仰,是人人羡慕,也都有心效仿一番。
哪里想过半点,师父和徒弟结拜,这种事情要是传扬出去,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既然要结拜,那就得有个样子,可不能只是口说无凭。
程胜祖将他们兄妹的宣花斧,以及慕容杰的红莲刃,就那么往石缝里一插,这就算是刘关张的神像了。
随后程胜祖找来一些碎石块,堆成一个临时香炉,再拔来几根野草,放在碎石香炉之中,这就打算正式开始结拜,真应了那句“撮土为炉,插草为香”。
三人一一跪下,口中念念有词,齐声言道:“皇天在上,念程胜祖、程灵芝、慕容杰,虽为异姓,愿为兄弟,同心协力,生死相托,吉凶相助,祸福相依,万难相随,荣辱与共,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厚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三人磕头再拜,是以结为兄弟。三人中程胜祖最大,今年已有十二岁,程灵芝第二,最近刚满九岁,慕容杰最小,两个月前过了七岁生日。
按照这样的年岁排序,程胜祖便是大哥,程灵芝是二姐,慕容杰自然是三弟老嘎达。
如此一来,他们的辈分,可就更乱了,慕容杰是程胜祖的师父,程胜祖是慕容杰的大哥,他们究竟该谁听谁的,还真是让人莫名其妙。
作为师父,慕容杰收了徒弟,少不了要给徒弟见面礼。就连青云道长这样大人物,也送了慕容杰九龙神火咒。慕容杰又怎能吝啬惜宝,什么也舍不得拿出来送徒弟。
他一咬牙,把心一横,索性把照妖鉴,送给了程胜祖,把引魂灯,送给了程灵芝。这可把慕容杰心痛坏了,可是身为师父,又不能显得太小气,便也只好强颜欢笑。
作为大哥,程胜祖决定,在出发前往青城山前,要请大家吃一顿丰盛的大餐。那可是山中走兽,云中燕,陆地牛羊,海里鲜,应有尽有,一无所缺。
这可怕慕容杰给乐坏了,几天来除了拿干粮充饥,他就没有吃过一顿好的,想到马上有山珍海味吃,顿时垂涎三尺,望眼欲穿。
可谁曾想到,程胜祖所谓的大餐,不过就是几只山鸡,弄得慕容杰哭笑不得,也就只能这么将就着吃了,这程胜祖也未免太能说大话了。
翌日,拂晓时分,三人打点好行李,一路向东出发,赶往蜀中青城山。
如今路上有个伴,赶起路来,也就不那么枯燥乏味,脚下的步伐,自然走得又快又急,再加上这天气风和日丽,艳阳高照,一边便走出了两天鹅路程。
这天他们来到一出小村庄外,这是他们一路之上所遇到的第一座村庄。
从这里开始,戈壁变成黄土,已经是易于耕种的土地,在这里他们甚至能够看到,不远处玉门关的烽火塔。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进了玉门关,那就到了敦煌,越过祁连山,便是凉州府,然后一路南下,距离青城山,也就不远了。
此去千里长路漫漫,可在这三个孩子看来,那或许仅仅只是几天的功夫罢了。
如今看到了玉门关,便以为剩下的路途,大概也没有多少,毕竟他们此番,也是头一回入关,要到大唐腹地去。
程胜祖最是机灵,他曾听人说过,这玉门关可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能进进出出的。
想要入关或出关,那都要接受严格的排查,而且还必须有通关文牒才行。要是没有通关文牒,守关的卫兵,既不会放你出关,也不会让你入关,他们就上去到了玉门关外,如果无法入关,那同样也是白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