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雪山芒



    赵神医掀了掀眉毛,“没瞧出。唐少夫人许是忧思过甚,思伤脾,饮食不规律,肠胃略损。”

    沈嬛松了口气,高兴的摇着于丹青的手道,“你看,我就说没事吧?”

    于丹青敷衍一笑,心情并未因此轻松。

    智源这人有多诡谲,沈嬛不知,她却深有体会。

    倒是查出点问题来还好,至少知道问题在哪,最怕就是现在这样,连赵神医都看不出来,要么真没问题,要么问题严峻。

    她相信,必是后者。

    赵神医观望了一番于丹青的气色,道,“娘娘,奴才给您开些安神补气的汤药,如何?”

    于丹青客气的笑笑,“多谢公公好意。不用了,歇会儿就行。”

    赵神医也不再劝,给沈嬛开了张调理脾胃的方子,便告退离去。

    沈嬛扶于丹青回床上躺着,坐在床沿问,“义妹,这老头儿是谁啊?怎么如此猖狂。”

    这话她憋了许久,一直想问,只是于丹青先前状态着实太差,她没忍心问。

    于丹青静静的看着她,忽而笑道,“说了你也不认识。今日这事,你就当不知道。以后再有人跟你说,表姐是被陈皇后害死的,你千万小心。”

    沈嬛点头,“知道。但是,这老头儿怎么办?他会不会出去散播,栽在我们头上?”

    这姑娘终于想到问题严重性了?

    于丹青扯了扯嘴角,“他似乎挺在意皇家的颜面,这等丑闻,应当不会外泄。”

    “那徐慧呢?她会不会?”沈嬛说完,登时来了气,柳眉一竖,愤愤然道,“如此心狠,活该一口薄棺了结一生!半点不值得人同情!”

    徐慧之死,在京城并未造成轰动。

    一口十六人抬的薄棺,一直单薄到凄凉的送葬队伍,连纸钱也不曾沿途抛洒,更是不见任何人披麻戴孝送行,如此寒碜的送丧,除了认识徐尚书夫妇的人,谁能想到棺材里躺着的是一国皇子妃?

    于丹青摇了摇头,有些唏嘘,“她估计想,但是应该不会。楚云哲还想要皇位,明通殿的人自然不会帮徐慧抹黑皇家。至于徐慧的人,都是从徐府出来,家人尚在徐府,而徐尚书跟楚云哲沆瀣一气,那些人应当不敢帮她。”顿了顿,又道,“你在外面多留意着,听到关于此事的传言,别擅作主张,问问义母或我。”

    沈嬛颔首,心知自己今日坏了于丹青的好事,于丹青也确实挺累的样子,于是起身告辞,临走前又叮嘱了一遍,“那你记着,下次见到那老头儿直接抓住灭了,别再受他威胁了。”

    于丹青笑笑,“知道了。你放心的回吧。”

    沈嬛走后,于丹青揉了揉额角,试图把那句扰得她不得安宁的‘前世凤女’,逐出脑海。

    她不信楚云逸会骗她,但是,同样也不信智源会拿这事骗她。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

    智源所说的更能激发她仇恨之心的,又是什么?

    不过是些前尘往事,能有什么值得她仇恨?

    *

    彼时的楚云逸,正在北境王府为安远侯举办接风宴。

    安远侯今日晌午便已抵达王府,体念他一路车马劳顿,楚云逸让他休整半日,接风宴安排在了晚宴上。

    北凉大军就驻扎在两国交界处附近,北凉援军,兴许也已在奔赴北境的路上,故而,这八部驻军长官和副将共计十六人,只来了沈轩一人,其余十五人要么在边境处候命,要么在营区管理日常,并未出席这场北征大将军的接风宴。

    参宴人员不多,统共十人,除了沈轩父子,其余八人全是文官,楚云逸知道安远侯不喜丝竹管弦莺歌燕舞之类,也没安排乐师和歌舞助兴,于是乎,这场接风宴便显得有些冷清。

    所幸,安远侯是个交游广泛之人,沈轩和风影也都是能闹腾的,赵知府等一众北境文官对安远侯本就甚为敬仰,又得知朝廷二十万大军将至,心情登时放松下来,众人推杯换盏,气氛很是热烈,一直闹到戌时末才散场,宾主尽欢。

    风影等人散去后,楚云逸见安远侯父子神色清明,皆无醉意,便将他俩请到书房,从书柜顶层暗格里取出一张由好几张羊皮拼联起来的巨大羊皮平摊在地上,安远侯只瞄了一眼,便一下蹿到羊皮跟前,惊诧的逡巡这羊皮上的标示,一边激动的问,“王爷,这是什么?北凉的城防图?王宫巡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