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买买买



    季长歌喝了一口茶,“眼下是这么说的,回头留在我家了,夫人还不得亲自过来接?”

    马家的小娃娃是家里的宝贝疙瘩。不过这个“宝贝疙瘩”,可和季元不一样,人家只真正的有资格享受宠爱,何况那小少爷并不似马老爷说的任性顽劣。

    “这回来,是有什么事情要说?”马老爷深知季长歌的性子,保不准是又想出了什么好主意来。

    年前他算了一笔账,通过季长歌的作坊,竟是挣了不少银子,比得上他其他生意的三分之一了。

    但这年一散,冬天也就过去了,先前那些生意,却是不好再做了。春一来,新鲜的蔬菜多得是,纵然有人还想要吃酸菜,那也是极少数了。菌子肉酱倒是还能继续做下去,可根据季节的变化,就算季长歌再有本事,也不可能时时保持菌子的产量。

    再说了,这菌子肉酱做得再好,也到底不如先前的酸菜酸萝卜卖得好啊!

    “是这样的,我打算做肉脯。”季长歌简单地说明了自己的来意,“牛肉和猪肉都成,但大部分都是猪肉。我想打听一下,咱们这儿既然是近海,能不能找着人,给我送些鱿鱼和小鱼仔?”

    单做肉脯自然是不成的。这会儿的牛肉和马肉都是极少的,只能从别的地方下手了。兔子之类的野味儿,她做成肉脯自己吃着还成,要是拿出去售卖,她铁定是不愿的。

    马老爷沉吟了一会儿,“我可以帮你找找看,能不能找到人,也说不准。”

    毕竟虽说鞍马镇近海,平日里也有好些海货,但毕竟没见着有人大量售卖鱿鱼和小鱼仔的。

    季长歌也没打算一下子就将事情给办成了,马老爷答应帮忙,那就还是有希望的。实在不行的话,她还能等到时候让南风跑一趟,去沿海的镇瞧瞧,有没有人愿意做这样的生意。

    钱财能使人心动,只是到时候势必是要多花些银子了。

    “我瞧着平时我买猪肉那屠夫人就不错,我打算往后的肉,都从他那里买。”

    “要多久能将肉脯做出来?”马老爷问道。

    季长歌算了算日子,从开始制作到调成最合适的口味,这其中大概要花上两三天的时间。最紧要的是,做肉脯是要烘烤的,她家里自然是没有烤箱这样的先进玩意儿了。

    不过好在末世前她看过人家做面包窑,自觉有趣,因此将步骤给牢牢记在了心里头。回去之后,倒也能试一试,如果能够成功,那自然再好不过。

    “马老爷可晓得哪里有琉璃瓶子卖?”季长歌想起这其中最为关键也难找的材料来。

    面包窑的保温层需要用玻璃瓶子和木屑、泥巴做成,如果没有玻璃瓶的话,她只能用平时常见的小瓦缸子来尝试一下。

    所幸琉璃瓶子虽然难找,但马老爷正好有一位族亲专门儿卖这玩意儿。不过他的族亲并不在鞍马镇,而是在遥远的京城,将琉璃瓶子运过来,大抵也需要近十天了。

    那估计得元宵左右,才能拿到琉璃瓶子了。

    季长歌也算乐观,打算待会儿先去打个烤炉尝试尝试,再怎么说,味道也不会太差了。

    接下来就是季长安和季长乐入学的事情了。

    马老爷亲自带着两人去拜访了书院的先生,季长歌和季长宁几个就挎着小篮子,出去买东西逛集市去了。

    老早就说好了要买什么颜色的布料,季长宁和李荷花当真是一会儿都不舍得耽搁了,一出了吉祥酒馆的大门,就朝着衣料铺子而去了。

    季长歌在后头喊了两人一声,和她们分开行动,独自去买食材。

    今儿晚上要吃的食材先买了,再慢悠悠地逛一圈市集。纵然才过了年不久,可市集上摆卖的东西却是一点都不少,大抵是想趁着这时候多挣点儿。

    季长歌挑了一只鸭子,又在偏僻的角落里找到了卖柑橘的小摊子。

    摊主正愁着呢,也不是没人来买,只是这生意到底不大好。水果是精细玩意儿,有点儿家底的人家,不会到市集上买柑橘。可寻常一些的人吧,又舍不得买太多。他守了一个早上,也才卖出去那么一小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