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读书好



    李大娘嘱托季长歌:“你一个小姑娘家家的,整日往山里跑也不好。卖了糕点的银子攒着,好歹省着点儿花。去镇上有牛车,你瞧瞧要不要坐牛车去,你一向都是吃不了苦的。”

    牛车一趟来回两文钱。一辆牛车上可以坐十几个人,是稳赚不赔的生意。李大娘平时是走路去的,但季长歌也一起去,她总得为孩子考虑。

    季长歌想要坐牛车,她要带去卖的东西太多了。

    和李大娘仔细商量了一番,约好三日后她过来找李大娘,猎物李大娘帮忙带去,省得村里人问东问西的。

    回到家里,季长歌实在累得慌,凑合着吃了季长宁做的晚饭就睡了。

    翌日大清早,季长歌醒来得有点迟。季长安已经做好了早饭,在背篓里放了干粮,和季长歌坐在院子里吃红薯。

    季长乐依然了留在家里,带着个孩子到底不大安全。

    有了昨天的经验,今天找到栗子树下就不难了。难的倒是将栗子从长刺的壳里掰出来,稍不留神,就又可能会被刺穿手。季长歌和季长安都很默契,两人小心翼翼地掰栗子壳,季长宁跟在后头把棕黑色的栗子捡到背篓里。

    “可以再做一个栗子酱,也省事儿些。只是价钱不能卖太高。”

    做栗子糕最难的不是把栗子肉给剥出来,而是打蛋。她昨天才打了那么一会儿的功夫,就已经手软手酸了,这样大量制作,估计还得制作个小工具。

    栗子糕和糖炒板栗都是省事儿的,但省事儿就代表着收入少。

    “没关系,攒了银子,我,我开春和李大叔去干苦力,一天能挣二十文钱,给你们买糖吃!”季长安说道,“长歌喜欢吃糖!”

    他脑子不够用,只听说干苦力挣钱,惦记着给弟妹买糖吃,却不知道跑苦力,那都是力气大的大老爷们儿去干的。

    季长歌另有其他的安排,“大哥不想去读书吗?以前阿爹在的时候就说过,大哥很有天赋的。”

    只可惜后来摔坏了脑子,因而季秀才更是可惜,这要走科举的人,是不能有这种病的。不过到底是自家孩子,季秀才还是继续教季长安读书识字,就盼着以后好歹找一个账房先生的活计。

    季长安神色黯然,掰板栗的动作慢了下来,“不去了。”他轻声说道,“只要家里弟弟妹妹好好的。”

    但他是真的爱读书的。哪怕他智商只有五岁,他也知道读书是好的!

    “大哥去镇上跑苦力,也带上我。我力气大,还会绣花儿!村长的女儿绣帕子去卖,一方绣帕能卖十文钱!”季长宁很是羡慕。

    村长小女儿是季家村人人都羡慕的姑娘家了,村长他们家有银子,家里的姑娘都娇养着。尤其是那个小的,上头有爹娘兄姐捧着,村里哪个姑娘见了她,不得心甘情愿低头叹上几句好的?

    听说村长的小女儿,日后是要嫁给季地主当儿媳妇儿的。

    季长宁满心苦涩,就算阿爹阿娘还在,她也是比不得村长小女儿的。这老天爷真是不公平,有的人咋就能这么命好?

    季长歌没空去搭理季长宁的少女心思。她说:“你绣出来的帕子能看?费那个功夫,还不如跟着我进山呢!好歹山里野鸡野鸭追上一天半天的,也能逮着几只。大哥和长乐日后还是要去读书的,阿宁在家跟我识字,等大哥去书院了,回头教咱们!”

    繁体字她认得,会写的却不多。季秀才留下几本书,勉强能启蒙那种。

    “姑娘家读什么书?整个村里都没几个姑娘识字的!女子无才便是德,阿爹说我会写自己的名字便成!”季长宁不甘心地嚷嚷。

    镇上大户人家的姑娘才读书,可也不过是读些《女戒》之类的书。女子不能入朝为官,识字有什么用?

    季长歌垂下眼帘来,“你不读书,是要一辈子当个泥腿子?你懂种地耕田?日后嫁了个农夫,跟着自己的丈夫一起下田,每天都在太阳底下晒着,一辈子都乌漆墨黑的过日子?”

    季长宁沉默了下来。她是个有追求的姑娘,断然是不想一辈子都留在村里的。嫁个有田的有什么好?她想去镇上,当掌柜娘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