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高山天劫-第2/3页





    王诩小心翼翼的拿出口袋里的小瓶,对萧震霆说:“大哥,你真有福,前几天我叔祖的朋友从福建武夷山永乐寺来看这叔祖,给他带了正宗的九龙窠的大红袍。!我没敢多偷,来,咱俩尝尝。”

    萧震霆不由得大吃一惊,他听过九龙窠为茶叶名枞大红袍的原生地,是通往天心岩的一条深长峡谷,峡谷两侧峭壁连绵,逶迤起伏,形如九条飞龙,人们称为九龙窠九龙戏珠。

    这名枞茶树就长在九龙窠高岩峭壁之上,两边岩壁耸立,日照不长,温度适宜,终年有涓涓细泉如龙涎一样滋润着茶树,使大红袍天赋不凡,品质超群。由于原生茶树产量稀少,更显得这茶来之不易,平常人恐怕见都见不到,居然被王诩搞到了。

    王诩打开茶具盒,拿出汝窑的冰裂釉套件,有一个盖碗一个茶海和两个杯子,这是十四岁生日时候叔祖送给他的生日礼物。

    他怕影响茶叶的味道,每次都严格按照茶道的流程来沏泡。只见他熟练的用滚烫的开水冲洗茶具,这叫洗杯,温杯;功夫做足以后,才从茶瓶里拿出适量的极品大红袍放入盖碗,把盖碗盖好,用手轻轻的摇晃。萧震霆知道这是为了让茶跟盖碗壁摩擦,泡出来的茶味更香醇。过得少许时间,他把盖碗放下,打开盖碗盖子,用滚开的山泉水冲入盖碗。当水满略溢出,刮去盖碗表面的泡沫,在茶叶未张开之前,将茶水倒入茶海漱杯,这是洗茶。(一般来说大红袍的第一泡是不喝的,当然不是不能喝。)

    第二次冲泡时,王诩悬壶高冲,高冲是为了让茶叶跟着水滚动,水满后将碗盖盖住。大约十秒左右,王诩打开碗盖,两人定睛细看,但见茶汤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两人提鼻子一闻香气馥郁有如兰花,经久不散,简直通五官走七窍,让人感觉像如醉云端。

    王诩将茶汤倒入茶海,然后低斟分茶。萧震霆用食指敲了一下桌子以示谢意,然后用拇指食指捏住杯两边,中指托着杯低端起茶杯,先在鼻子下嗅了一嗅。然后开始品尝。

    都说头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喝茶就要乘热细品,先嗅其香,后尝其味,边品边嗅,浅斟细饮。

    这大红袍从口开始,略微有焦糖的香味,随后感觉浓浓的桂皮香。三四泡后有感觉有水仙的花香。刚喝时有些醇滑,很快两颊生津,满口回甘。疾跑过后,两人慢慢的沉浸在这浓浓的岩韵之中。

    王诩品着茶,举杯临风,脑子里似乎一片空白。这山、这景。这亭还有被称禅韵的茶,此情此景纷至沓来,让他清明的脑海中闪出一点灵光。这点灵光模模糊糊,似乎伸手可及,又似乎无法琢磨,王诩想抓住这一丝灵感,却无从下手。他盘膝坐于地上,冥思苦想。

    这时,萧震霆看着亭边的巨石不禁读了出来:“天上天!”

    王诩忽然间感到自己抓住了什么?对,是天上天。他喃喃自语:“天上天,天上有天,这是先天八卦里乾卦,天上天下为乾!”进而朗声吟道:“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瞬间,他忍不住仰天长啸,连绵不绝,声震数里,周围众鸟皆惊,风云突变,好好的晴天突然乌云密布。风咋起,吹落无数潇潇洁白的花瓣,随风而舞,就像飘飘白雪。

    萧震霆吓了一跳,忽地想起当年大儒王阳明龙场悟道的传说,立刻明白了,王诩这是类似练气士龙虎交汇之时,要冲击更高境界的关键时刻。这个时候绝对不能打扰,他擎双截棍在一边为王诩护法,静观其变。

    无量观

    灵虚真人正在打坐。他抱阴负阳,一神守于内而一神游于天外,感知力十分惊人,听到这不绝的长啸。他会心一笑,捋着银髯自语道:“成了!”他暗想:“两人应了一卦。天下有山,天山遁,亨,小利贞。”

    天上天

    这长啸持续了一顿饭的时间,终于渐渐歇止。王诩汗水淋漓,他耗尽了自己浑身的内力,感觉自己的任督二脉的阻碍已经被打通。新生的内力丝丝凝聚,沿着经脉飞快的运转,每运转一个周天,内力便强上一分。他已经将小周天循环打通,就是传说中的炼精化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