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山中少年-第2/4页





    这座三官殿是无量观的正殿,始建于清代道光二十六年。为硬山式建筑,砖木结构,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面有回廊、石柱,柱枋之间嵌燕尾木雕,施彩绘。殿脊上砖雕游龙,斜脊砖雕跑兽。殿内泥塑天官、地官、水官、土地、王灵官、八仙过海、瑶池赴会等。

    清风知道师祖治理观中事物极其严格,要是被他老人家知道自己起来晚了,有偷懒的嫌疑,还真备不住挨罚,于是他自己也赶紧毛手毛脚的加快速度,心慌之下更显得手忙脚乱,一不小心将装着垃圾的簸箕踢翻,落叶杂草却洒了一地。

    这时从殿内出来王诩正好看到,他嘿嘿一笑:“师兄,不用着急,你没有起来晚,而是我今天早起另有功课,我去见我叔祖去啦!”说完王诩转身就跑,生怕清风拿扫把来追打自己。

    身后传来清风清朗的一声笑骂“你这个这臭小子,连师兄我的玩笑也开,小心我把你偷你叔祖灵虚真人的上好狮峰龙井的事儿说出去!”

    出了正门,东侧东阁下面,有一块平整的地方。旁边一棵古松,足有两人合抱,枝繁叶茂,遮天蔽日,古松一个碗口粗的横枝上吊着一个供击打练习用的大沙袋,靠着山壁的一边放着刀枪架子,刀枪剑戟斧钺钩叉拐子流星等十八般兵器样样俱全,乃是山上道士练功习武的地方。

    练武场东北角有一石桌,桌边藤椅上坐着一古稀老者。他头顶九梁道冠,身披着月白色八卦仙衣,一尘不染,上绣乾三连,坤六断,离中虚,坎中满,先天太极图。古铜色脸庞,鼻直口方,双目微暝。颌下长须及胸,须发皆白,当真是鬓似三冬雪,须赛九秋霜,一派仙风道骨,当真是活神仙一般。一手托着一个紫砂壶,静静品茗,一手把玩一对钢胆,正是王诩的叔祖,无量观的主持道长灵虚子。

    王诩见到叔祖,赶紧躬身抱拳施礼:“孩儿参见叔祖。”灵虚真人微睁二目,并未搭言,只是轻轻的点点了头,然后放下茶壶,用手指了指兵器架上的长枪,示意王诩演练一番。

    王诩也不客气,赶紧从兵器架上抄起那杆白蜡木的丈八大枪,然后说道:“请叔祖指教!”灵虚真人点头,心想:“这孩子虽然顽皮,可是对本门的规矩却是从来不曾忘记”,原来这先天无极一门,对门下弟子的规矩要求极其严格,在师长面前动手演示,均要得到师长的同意,方可实施。

    王诩知道要想在叔祖面前露一手就得玩最难的,什么最难?练武人都知道:月棍,年刀,一辈子大枪。而且还有说法为七尺为枪,齐眉为棍,大枪一丈零八寸,可见这大枪最吃功夫。只见他立了一个拨草寻蛇式。这是六合枪中的中平枪,紧跟着脚踏中宫,提枪上刺,乃是朝天枪;锋芒所及时,早已化枪成棒,以上势下直劈,然后抽枪突刺,一招三式名唤霸王摔枪。

    六合枪不好练,有赞为证:一点眉攒二刺心,三扎脐肚四蹽阴,五扎磕膝六点脚,七扎肩井左右分。王诩六合枪使出,深得六合枪十字精华的奥义“崩、拔、滑、拿、压、握、挑、盖、打、扎”已经颇具法度。只见他横扫时拦腰玉带千钧动,直刺时怪蟒翻身乾坤破。横者棒泼风八打,顺者枪无孔不入;四平马静若处子,迷踪步动如脱兔。

    看着王诩枪似游龙人如猛虎,灵虚子时而捻须微笑,时而微蹙眉头。他暗想:“这小子还行,招式上虽不算炉火纯青,但也算登堂入室,嗯,手眼身法步,心神意念足,这基本功火候都十分老到,乃父这个年纪却万万不及王诩,或这么看来,先祖推算的那件事恐怕要着落在这个臭小子身上喽。”

    灵虚子正想着,场上王诩已经把一套六合枪练完,收招定式,法度严谨。气度上这哪里像十五六的少年,俨然是浸淫枪术几十年的老郎一般。王诩收枪,又恢复了那一脸的稚气,见叔祖没表扬自己,厚着脸皮戳枪在地,然后来到灵虚真人身前躬身一揖:“叔祖,您看我这六合枪还过得去吗?”

    灵虚真人微微一笑道:“招式还算可以,劲力还需加强。”王诩略显得意,灵虚真人接着说:“筋骨活动完了,你正式开始吧,我想看的时我们本门的枪法,不用请示了,直接开始吧!”王诩再一揖答道:“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