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初见-第2/6页
就在他们谈笑间,一个小童从门口悄声而入,向小二要了屉汤包,在个角落坐下,静静地听着那些大人们调侃,等到汤包上了桌也不多说,静静地吃着。
这小童大概八九岁的年纪,长得倒是水灵得很,一双黑溜溜的大眼睛偏偏只是盯着那一屉汤包。但若你仔细看,也能看出他的星目中充满了血丝,眼眶中噙着泪光。
小童一身华服靓装,偏偏灰头土脑,一身脏乱与他这身行头极不相配。他那小嘴一边吃着包子,一边兀自念叨:“秋儿不哭,秋儿自己吃汤包,爹,娘,秋儿能自己吃汤包了,你们见了吗。”
一方小童自顾自的闷头吃着汤包,一方崔老总的话匣子却是打开了:“七十二口,整整七十二口,除了那江珀夫妇下落不明,其他全他娘的死了,而且所有人都他娘的被砍了脑袋瓜子。光是给他们对着身子安脑袋就花了我足足两个时辰。”
老总长叹一口气接着说道:“你们可知道那血洗寒玉庄的贼人在庄内墙上留下了什么?”
“我的爷,您就别吊着大家胃口了,快说吧。”麻脸小二心急着道。
“那天杀的贼人不知用啥劳什子蘸着血写了几句诗不诗,辞不辞的玩意,新来的小捕快怕的丢了魂也似得,手打着颤记了下来,写的那啥:
‘喜故人无恙踏烂寒玉,
忆旧岁情仇添减未知。
枭七十二畜恨寻千里。
仗三尺青锋倒醉瑶池。’
最后落款写的是知名不具,那题诗的墙下面便是这七十二颗头颅”崔老总说完以手支头,拿起茶杯,抿了一口,又是一阵唏嘘。
满座寂然,众人都沉浸在那莫名其妙的惶恐之中。那小童却是心中数了数一笼有十二个汤包,便从衣服夹层里掏出十二片金叶子,放置桌上,见小二兀自发呆不曾理睬,便将最后一个汤包直接塞到嘴里,悄悄的起身离开。
小童混混沌沌,华服脏陋,脑中只记得那首诗不诗辞不辞的几句话:“‘喜故人无恙踏烂寒玉,忆旧岁情仇添减未知。枭七十二畜恨寻千里。仗三尺青锋倒醉瑶池。知名不具’枭七十二畜。七十二,畜,倒醉瑶池,瑶池,知名不具,知名不具……到底是谁!”
这时茶馆中突然一人“咦”了一声,那声音说道:“这不是诗,这是记号,在下似曾在何处见过!”众人望向声音出处,见一男子目光呆滞,头发散乱像是多年未洗,衣着却干净而简陋,打着几个补丁的衣服上挂着八个大小颜色不一的袋子,赤着脚蹲在椅上,犹自出神。
崔老总微微一皱眉,问道:“这位兄弟眼生的紧,刚才那番话作何解释?”
那人应道:“在下郭莫,兄台没有发现那首怪诗多有疑点吗?”
崔老总由座上站起肃然问道:“可是丐帮八袋弟子雅丐郭兄弟?”
那人仍是呆呆出神,随口应道:“雅丐不敢当,只是这诗里……”可惜后面的话那小童走远了并未听到。
小童发着呆蹰到城外三里荒山的破庙里,破庙院里除去满地落叶只有东首有口枯井,上面的木盖子已经朽烂不烂,半掩着井口,井底也如同这院子一般堆满了厚厚的落叶,井边置有一大一小两个水缸,大的一个贮满清水,小的一个却是严丝合缝的盖紧盖子。
庙里观音大士的石像已然残破倾倒,两侧佛龛满是灰尘蛛网,小童踱到观音石像后方,那里堆着一滩杂草,小童便侧卧在那摊枯草上,呆呆的望着满是蛛网的破庙横梁,发起了呆。
突然一只不知名的虫子爬了过来,那小童兀的抄起身侧的树枝刺去,那虫瞬的便被钉在枯草丛中,小童手颤抖着将枯树枝连着虫的尸体顺手扔到门外,似是再也忍耐不住,低着头泪水顺着一双灵眸流了下来,嘴中喃喃的道:“爹爹,秋儿不再怕虫了,爹爹,你见了吗。”
这时庙外远远地响起一阵稚嫩的歌声:
“城东酒,
城西茶,
城里老爷爱妞傻。
妞儿臊,
老爷笑,
抱着小妞回爷家,
回了家,炕上好说话。
隔日小妞回娘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