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问策-第2/2页





    这事报到朱祁钰手上,对此,朱祁钰无语了三分钟。好吧,你不能指望后世习以为常的事情这些读书读傻了的书呆子能够懂得变通。但是户部不愿拨款,事情还是要做的,没办法,便只有前期垫付,至于收回铺设路面的欠款,朱祁钰自然是有办法的,收费站自然是最合适的了。而且,只收官府,不给不让同行,到时候下一道圣旨,哪个官员敢赖账,到时候被架到火上烤的户部自然会给钱的。

    这一天下午,闲来无事,朱祁钰派人将于谦请到了乾清宫。

    对于谦,朱祁钰还是很器重的,对于自己提到的很多事情,于谦也不支持,那是因为他不懂,只要于国于民有好处,且不会发生大的动乱,不会引起大臣极力的反对,他还是很支持的。并不像一些食古不化过于迂腐的酸儒,而且于谦本身的才能也是极为出众的。别的不说,京师保卫战,以及战后安置,和改编新军等都显现出于谦的治国治军的卓越才干。

    对于朱祁钰,朝中文武都是知道,这位在成为大明皇帝之前的默默无闻,成为皇帝之后的各种霹雳手段,无一不显示着他的雄心,改革利弊必将充斥在整个他当政的时期。但是只要你反对的有理有据,便能让其改变,或是暂时改变,而不会向历史上那样,动不动就是血流成河。

    而且,平日里,这位让人又敬又怕的皇上还是很随和的,不喜发怒,也不会无缘无故的肆意处罚朝中大臣。

    到了乾清宫见到皇上也没有了往日间的那么多礼仪,一声问好,便可自由的选个地方坐下,茶水点心什么的更是随手就可以任意取食而不用担心什么君前失宜。

    当然了,敢这么做的文武大臣少之又少,于谦算是一个。

    君臣二人落座后,朱祁钰也不问政务这一块的事情,而是直奔主题:“于卿认为如今官员选拔制度如何?”

    于谦一愣,而后陷入沉思。少许后,道:“弊端颇多!”之后便不再言语。聪明如他,自然知道皇帝有此一问并不是闲来无事,这个时候少说多听是没有大错的。

    朱祁钰也不以为意,道:“不是弊端颇多,而是毫无实用。太祖制定八股文选拔本是为了更好的约束臣工,忠君爱国,说得好听点是如此,说得难听点就是扼杀了人的天性,君子六艺丢失殆尽,导致学子们手无缚鸡之力,不同人人情世故,文不能治理国家,武不能提剑保家卫国,简直就是一无是处。”

    于谦脸颊抖了抖,这位可真敢说啊,虽然是实情,可是传了出去其他的不说,首先一个不敬祖先的大不孝可就要盖在你头上了。

    况且,这样说那可是将全天下的学子,包括如今朝堂上的堂部大员都给得罪了,传了出去也是要闹出乱子的。

    这种话于谦自然是不敢胡乱发表意见的,他一动不动,等着朱祁钰的下文。

    对朱祁钰有些了解的于谦来说,每当皇帝提出疑问时,就是他着手改变一些东西的时候,于谦只要听着就好,该不该改变,怎么改变或是反对等等还是要等朱祁钰说出来之后再考虑。

    (本章完)真人小姐姐在线服务,帮你找书陪你聊天,请微/信/搜/索热度网文或rdww444等你来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