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64)-第2/3页
被服侍着净了手,又换了身干净衣服,赵煦在大次中央当着衣架,让内侍们给自己换上去太庙的穿戴。
眼角的余光,不时看见王保沉默独立的身影,赵煦的心中安定了许多。
即使狡妇奸佞都想尽办法要孤立自己,可天水赵氏百多年来对天下的功德,不知有多少人铭记在心。
王保就是其中一个。
赵煦相信,福宁殿中,绝对不止一个王保。这些宫女、内侍里面,肯定还有自己的支持者,只是畏于慈寿宫与两府的淫威,不敢表明心迹。
只要积攒实力,等待时机。
身边有人可以保护自己,宫廷之外也还有不知多少正人义士,在等待着掀翻那些贼子的机会。
赵煦仰起头,让人将沉重的十二旒冕戴在头上。
昂首挺胸,一股使命感充溢在胸间。
自己还年轻,还有颇多时间,日后的年月,他定要在忠臣良将的辅佐下,将这被奸臣权相篡夺的大政给夺回来,还大宋江山一个朗朗乾坤!
‘父皇在上,儿臣赵煦,定会为你报仇雪恨。’
赵煦嘴唇翕动,无声的向早已不在的父亲立下誓言。
……………………
“皇帝皇后差不多该出发了。”
韩冈看了一下座钟,发现不知不觉已经是申时了。
曾孝宽也将视线投递过去,也吃了一惊,“都这个时候了?!是得快一点了,不然怕是赶不及回来。”
婚礼该在黄昏举行,等赵煦和越娘去了太庙再回来,正是应该是暮色将临的时候。
如果中间有什么事耽搁,使得误了吉时,从章惇开始,所有担任主持和组织工神作书吧的官员,都得受到惩处,即使章惇是首相,也不能就此免责——一个组织想要维持稳定,保持其生命力,即使组织的首脑,也不能随意免除自己理应承担的责任。
不过以章惇的强势,即使皇帝突然腹泻,他也会在预定的时刻将皇帝强扯上玉辂,绝不会在意皇帝会不会拉在身上。
韩冈和曾孝宽的担心也实在太过多余。两人的话声方落,就听见前面响起了曲乐声。
两人对视一笑,皆放心下来。
外面的事情不用担心,他们只要等着队伍回来之后,一起归班向天子道贺便是。
眼下的事情才是重点,曾孝宽问道:“年号的事,玉昆你是不是已经跟太后提过了?”
韩冈点头,“太后也说了,既然皇帝大婚,她也不理事了,这年号也差不多可以换了。”
“‘元佑十载,幸得先帝庇佑,如今却也用不到了。’”
韩冈转述的话中,没有向太后说话时,那种难以掩饰的失落。
但曾孝宽仔细品味,却也能从字句中感受到太后现在的感情。
叹了一声,曾孝宽赞道:“太后真乃女中尧舜,一纪盛世,泰半是太后肇造。”
韩冈微微一笑,好处都是宰辅们拿了,这种话都不用成本,说多少都无所谓。
“元佑这个年号,还是天子自己选定的。以如今情势,已用不着再让先帝操劳。”曾孝宽状似感慨,实则兴奋,他问着韩冈,“玉昆,你有什么想法?”
“我之前跟章子厚说过了,年号自汉武始,古者无也。所以不必泥古,就是不定年号也无妨。”
“这怎么行?”曾孝宽脱口说,“难道你打算让后人编订史书时,才确定是宋某宗几年、几年?”
说到最后,曾孝宽的声音渐小渐轻,皇帝还没死,就议论日后,虽掌权日久,可曾孝宽终究还是被自幼习练的纲常所拘,不敢太过放肆。
“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熙宗、今上。”韩冈屈起手指,“可依秦例,称宋七世。”
秦始皇认为人臣论君短长,是无臣下礼,故而废除了延续数百年的谥号制度。按照他定下的规矩,从他开始,是始皇,下面就是二世三世四世,乃至无穷世,而纪年,便是始皇某年,二世某年这般计算。
这的确是可以引用的前例,可将秦时旧例搬出来,未免太过骇人听闻。毕竟秦代的名声可不怎么好。以韩冈的聪明,又如何会犯这样的错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