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落落词话映浮光(下)-第2/3页
李逵,书中这位天杀星的手段,岳一山不敢指望,只求能跟现在在讲台上的那位天杀星一样,什么时候能弄到一个官身,成为一名翰林医官——即使是没有品级的最底层的医官也无所谓。
一阵噪音让岳一山从幻想中惊醒。
看到周围的同学一个个兴奋的交头接耳,他纳闷的问着同桌,“怎么了?”
同桌也陷入了兴奋,“天杀星要去神武军巡诊,准备带两个学生去!”
“去巡诊?”
岳一山心中一动,放下手中的书。
“怎么,有兴趣?”同桌还有点紧张的看着他。
“比去城里听说书要强!”
虽是这么说,岳一山心中还是有些遗憾,要是跟着教授去神武军巡诊,就赶不上在春明酒楼说《九域》,‘浔阳江头,李逵大发神威,两把斧头,连开十六床手术’的那一段了。
……………………
啪!
一声惊堂木,让茶肆中变得寂静无声。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词算是全篇第一,甚至放在那位大家的文集中都不嫌过分,可惜是出自话本,不过因为那名不肯列名的神作书吧者缘故,还是传唱天下。
王祥每次听到这首开场词,也不禁有些伤感的感觉。
“想那千古英雄豪杰无数……”
坐在茶肆最后面一点的位置上,王祥没精打采的听着。这里的说书人口沫横飞,但他比起京城说书人要差些,主要是掺水的能力不足,可见说书水平有差距。但他旁边的同伴却是聚精会神。
“女儿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能说出这等话,想那王英,必是浊世佳公子,不可不见。”
听到这里,茶肆中的客人不约而同的脸上浮起了微笑。他们也不知听了多少次同样的内容,但那种又期待又想笑的表情,每一次都会出现在同样的回目上。
这是整部话本中,不多的几次让人捧腹大笑的段子。
‘什么佳公子,不过矮脚虎罢了。’
王祥摇摇头,扯着同伴的衣袖:“走不走?”
同伴拍掉了王祥的手,仰头盯着说书人的两张嘴皮:“急什么?瑞麟你听过,我还没听过啊!再等等。”
王祥无奈,但他又不能丢下同伴先走,只能耐下姓子等着他。
又过了一段时间——幸好比起京中专说九域的张三四要短不少——终于等来了意料之中的哄堂大笑。
然后就是啪的一声响,请听下回分解。
茶肆重新喧闹起来,王祥也迫不及待的站起身,“好了,可以走了?”
他的同伴也不耽搁了,也站起来,会了钞,出门还跟王祥讨论着剧情:“说起来‘女儿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这句话,乍听起来,的确非爱花惜花之人不能说。”
王祥没好气的说着:“其实下面还有一句。”
他的同伴很惊讶,因为《九域游记》他也看过,就这么两句,“没有吧?”
“有!”王祥很肯定的点头。
“什么?”
“女人有了男人,就是水泥了!”王祥板着脸,忍着不笑。
他同伴脸上的表情,僵硬了几刹那的时间,然后就更加放肆的笑声在街边想起,惹得周围的行人人人注目。
待同伴因为喘不过气,终于停止了笑声,王祥叹道,“好了,该回书院去了。”
他很是有几分无奈,方才同伴大笑出声时,他看见附近有好几个同门的师兄弟在对这边指指点点。
‘早知就不说了!’,王祥后悔不迭,这下脸丢大了。
可是他又不能把同伴丢下,自家兄弟,怎么能丢下不管?
十五岁志于学。
承圣人之教,王祥十五岁便来到横渠镇,来到了横渠书院。不久之前,他的同伴也来到了书院中。
兄弟二人,相互照应,每曰苦读不辍。闲来无事时,有时逛逛街,或是看看《九域游记》之类的杂书。
走在回书院的路上,王祥的同伴还在说着《九域》,“瑞麟,你说《九域》中,哪个人物最有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