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晚宴
“大人,不知休息的如何?对府邸和下人可还算满意?”陈通满脸笑容的对王闯询问道。
“甚好,陈大人有心了。”王闯也笑着对陈通说道,天色刚暗不久,陈通就派人把自己一行人请到了这里。虽然不知道此人是敌是友,但是该有的礼节还是要做到位的。
“大人满意就好,大人请,我汝南上下的文武、名士都在里面等着大人那。”陈通听到王闯的话笑道。
“陈大人请。”王闯也不和陈通多客气,带着关羽一众人进入了陈府。天色渐晚,王闯也没有在意陈通府邸的规模,不过就王闯的所见,也是一处不错的宅院了,虽然比不上郡守府,但也相差不远了,想来陈通的家产应该很殷实。这里不得不说一下酒楼应是汉代以后才形成的,因为王闯从来也没见到过。汉代市区有旗亭、市楼。旗亭,后人注云:市楼也。市楼或旗亭是市井官署所在地,并置于市的中央。在这时,市楼还不是专门饮酒的场所,大约到了南北朝时期逐渐演变成人们可以登临酤饮的场所。而且中国人分餐制一直延续到明朝,大家呼朋唤友一块儿在一个桌上吃饭那是清朝才开始的。不分餐,在明朝人眼里是很野蛮的,起码没教养!在汉朝就更不用说了!
“大人请移步大厅,各位护卫就请在偏房用餐吧。”陈通即时出声提醒道。
“好,尔等再此等候吧,但是不可多饮酒,到时候打扰到陈大人可就不好了。”王闯回身对自己的十几名护卫说道,这些可都是王闯的心腹,没有王闯的吩咐可是不会轻易离开的,王闯自然要亲自交代一下。
“诺”
一行人来到大厅这里明显就要热闹的多了,三五成群的闲谈、喝茶。
“各位,这两位就是朝廷新任命的郡守王闯大人和郡尉关羽大人。”陈通上前一步高声对二楼的众人说道。
“恭迎郡守大人、郡尉大人。”众人连忙行礼道。
“诸位大人客气了。”王闯两人也连忙回礼道。
“大人,这位就是我汝南的主记袁邮大人。”陈通带着王闯等人来到一人面前,对王闯一行人说道。
“袁邮见过两位大人”那人也忙向王闯两人行礼道。
“袁大人客气了。”
“大人这位就是我汝南的记事崔忧大人。”
和汝南的文武互相见过一面后,众人入座,王闯终于可以喘一口气了,这些人包括了汝南的三教九流,王闯以后想在汝南立足自然是少不了他们的帮助,但是不得不说这种人情世故是很难应对的,但是那繁琐的礼节就够王闯头疼的了。
“诸位,王郡守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却久经战场!黄巾之时就曾杀将夺旗,年前西凉一战更是做为亲卫拱卫中军,斩首无数,没有一样功劳拉下,把十万羌军打得抱头鼠窜,只得向我大汉投降,如此这般亦有进军灭羌军之族之意,真的是扬了我大汉天威啊!”陈通举起酒杯笑着说道“来诸位让我们敬王大人一杯”
“敬王大人。”
“诸位,王大人虽然天纵之资,但是毕竟常年征战和刀剑打交道,打仗、操练、杀人、放火都很有一套,当然这个放火说的是焚烧叛军的尸体,今后那里有错诸位多包涵,望我等与王大人共同努力。干!”陈通嘴角翘起微笑着说道。
“干”
“诸位具为大才,今日在下有幸与各位共饮,甚为荣幸。如陈大人所言,在下年幼尚需各位的帮助支持,如在下有错望各位指正,在下必虚心接受。同时在下也希望各位谨遵我大汉政律,务使在下为难,刚刚陈大人也说了,在下就是一莽夫,最后各位切莫被刀兵加身。”王闯也笑着饮尽了杯中的酒,对在座众人笑着说道,这个陈通果然不怀好心啊。
“我等必谨遵大汉政律!”众人听到王闯的话浑身一震,躬身应声道,而陈通却是暗暗的皱了皱眉。
“刺史大人到。”
平舆不止是汝南的治所,同时豫州的刺史府也是在此。不过现在刘焉还尚未向灵帝进言开始州牧制,所以权利还并不算大。
刺史这一职位是汉武帝元封五年始置,“刺”,检核问事之意。刺史巡行郡县,分全国为十三部(州),各部置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刺史制度在西汉中后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对维护皇权,澄清吏治,促使昭宣中兴局面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作用。王莽称帝时期刺史改称州牧,职权进一步扩大,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