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似曾相识-第2/3页



当然,不管怎么安排,之前已列入日程的三项活动要优先保证,雷打不动。

达尔尼西亚的项目启动在即,近在咫尺,各项配套也在积极推进。尽管上次的奠基仪式被暴恐袭击破坏了,但相关的工作基础还比较扎实,只需最后再使一把劲。

赴欧洲对bdb公司的回访,既是礼节性的,也有实质性内容。从眼前看,双方签约已毕,在这一单上,中高占据有利之势是毫无疑问的。但从长远看,在芯片领域双方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如何通过向对方学习和借鉴,尽快缩小这个差距,也是此次回访的重要目的。

赴北美访问ton公司,则重点在安抚这位失意的合作伙伴。掀起了那么大的风浪,最终却没能撼动中高一丝一毫,想想这位伙伴,确实也弄得挺被动。当然,未来双方依然要合作,依然要争取双赢,前去访问,也是希望通过作出主动姿态,来打消对方的顾虑,为未来的合作扫清障碍。而赴北美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使命,就是进一步与子弹高铁的研发团队接触,寻求与之深化合作的渠道和方式。

考察结束,回到家中,常鸣依然在鼓捣他的日程安排。

孙赛赛拿过他的手机看考察时拍的照片,看着看着,突然问道:“咦?他怎么会跟你们在一起?这个人跟你们做业务?”

常鸣不知他说的是谁,便凑过来。

一看,原来孙赛赛指的是那位陈先生。

“哦,那人姓陈,是个华侨,我们跟达尔尼西亚项目的中间人,包括国内的配套项目,他也是负责协调的。”常鸣介绍道。

孙赛赛一声惊呼:“呀,那你们可得当心一点,这位姓陈的,他有问题!”

孙赛赛的话把常鸣说得愣了:“这位陈先生有问题?有什么问题呀?”

孙赛赛把她知道的情况跟常鸣一说,常鸣登时傻了眼。

事不宜迟,他得赶紧向唐志伟汇报。

孙赛赛跟常鸣说了什么?

原来,孙赛赛在北京找到新工作后,本来早就被她忘到脑后的一个人,不经意又出现了。

就是她曾经在去乌鲁木齐的高铁上遇到的那位,自称曾经跟她在香港联系过业务的陈先生。

她刚到新公司,就赶上新东家在一项业务中遇到了诈骗,损失惨重。公司正在集中力量帮助警方寻找嫌疑人。

嫌疑人是位中年女性,有好几个不同的姓名和公开身份,弄不清哪一个是真的,也许没有一个是真的。

本来根本就没有孙赛赛的事,这项业务既跟她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协助调查也不可能找到她这位刚进公司、两眼一摸黑的新人。

可巧的是,公司的那几张用来辨认的照片中,有一张上面的一位男子的面孔,引起了孙赛赛的注意。见到那张面孔她就确定,自己肯定见过这个人。

很快,她就回忆起来了,这位先生自称姓陈。如果没有高铁上见的那一面,就算曾经在香港有过合作,因为时日已久,她的印象也会浅很多,恰恰就在这个春节期间,就在高铁上,那人还主动过来找她尬聊,这实际等于强化了她对对方的印象。

孙赛赛当即觉得,这对自己来说是个不坏的机会,因为自己没准可以为新东家提供一条重要线索。

她站出来说,嫌疑人她不认得,但照片上那位看上去跟这位嫌疑人有比较密切关系的男士,自己认得,曾经跟他打过交道,也许能从中发掘出一些对找到嫌疑人有用的线索。

这当然让一筹莫展的公司领导和同仁们高兴坏了,于是孙赛赛这位新人,也便加入了起初仅由相关领导和资深同事组成的调查组当中。

孙赛赛当然不敢怠慢,立即投入工作。她特别希望能够借这个机会,让领导和同事知道,她孙赛赛是个能干的人。

她查了自己当年在香港公司做业务时的相关记录,结果没有查到有关于这位陈先生的什么记载。那就是说,当时应当跟他没有做成业务,甚至连他的名片也没有留下。

她后悔在高铁上自己有些傲气,没有跟这位陈先生多聊,既没有要他的名片,也没有跟他加微信。

这会儿,她感到有点骑虎难下了。自己自告奋勇进了调查组,还号称能够提供有用的线索,结果一点有用的信息都拿不出来,这不丢脸嘛。还不如当初不抻这个碴,也没人说自己的不是。现在倒好,活活把自己晾在那儿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