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出生入死-第2/3页





    过去,胡安近乎“无赖”式的纠缠,一度让她不堪其负,不堪其扰。但这次返京,跟殷持衷在一起,他的那种欲言又止,那种隐晦曲折,甚至有意无意的旁敲侧击,给她带来了压抑的感觉。

    相比之下,她倒更适应那种直来直去的“无赖”做派。尽管她决定近期打工挣出钱来后,就把胡安替她支付的往返北京的机票钱还给他,但对他当时的那种大气劲儿,还是十分欣赏。

    胡安预计比她晚两天回到学校。两天相对清静的日子,本来是她过去特别向往、求之不得的,但这回,她却觉得,没有胡安各种胡折腾的日子,似乎缺了点什么,而这两天,似乎也比平常过得慢些。

    胡安到了,果然不出苏星儿所料,第一时间就赶到她公寓楼下,打电话约她下来,说让她看看给她带来的礼物。

    苏星儿很兴奋,倒不是对礼物,主要还是因为能够见到胡安了。她也给胡安准备了礼物——在北京的时候,她在体育用品商店给胡安挑了身武术服,跟胡安在学校练武时穿的不知哪弄的半调子武术服比起来,这身显然更地道也更漂亮。

    胡安给苏星儿带的礼物是,一只碧玉手镯。

    “你怎么会有这样的东西?”苏星儿觉得非常奇怪。

    “很简单啊,这是我妈妈的,是她的妈妈给她的。是从中国带出来的。”胡安解释说。

    “要是别的礼物,我可以考虑收的,但这个我确实不能收。它太贵重,又是你家家传的,我收下它真不合适。”苏星儿婉拒。

    对她的拒绝,胡安显然有思想准备:“也就是在中国人眼里,它值钱,外国人并没有人认它。我妈妈把它送给我,也是当成作为中国人传承的一件有特色的东西,并不包含什么值钱不值钱的意义。或者,换个角度说,你帮我做心理辅导,付出很多,我用这个有中国特色的镯子表达我的心意,这个有特殊的意义。再说,你也特别配这只镯子,也算是物尽其用吧。”

    一番话,说得苏星儿倒没词了。

    她暗自思忖,也许真是自己把它的含义理解过度,想得多了。而胡安平日对自己各种没正形的“骚扰”,反而让她对他有种“无须设防”的心理。

    那就收呗。苏星儿接过玉镯,灵巧地戴到左腕上。

    “我妈妈的手跟你的很像,大小粗细也差不多,所以你戴上肯定没有问题。看看,多漂亮!”胡安欣赏着戴在苏星儿洁白手腕上的碧绿手镯,嘴里发出赞叹。

    苏星儿知道,打胡安一回到学校,自己的时间就又将被拴上套。但她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处理得比之前再好些,既可以给予胡安充分的帮助,又能够打消殷持衷的顾虑和疑心,保持好与殷持衷这份来之不易的感情。

    做到这些并不容易,但苏星儿希望自己做到。

    苏星儿戴上碧玉镯子之后第三天,学校出事了。

    这些年来,北美的大学校园,发生枪击事件相当频繁,以至于对全球公众来说,所不同的只是发生的地点,发生的学校,还有伤亡的人数,除此之外,事件的情节都惊人地相似。

    对,这次苏星儿所在学校发生了校园枪击,跟其它事件不同的是,胡安,还有苏星儿,成了这次枪击事件的主人公。

    案件的源头,几乎毫无例外地是一位自认为受到不公待遇的学生,他酷爱武器,平时喜欢搜集枪枝弹药,并经常训练枪法。然后,某一天,他决定行动。他毫无例外地把枪枝和子弹装进背包,并一路畅行无阻地将包带进了校园。

    接下来的情节依然大同小异——他荷枪实弹,推开正在上课的教室——这天,这位枪手碰巧头一个推开的,就是胡安和苏星儿正在上课的教室的门。

    头一排子弹往往是伤害最大的,因为所有的人都没有防备。

    这位枪手的头一排子弹也不例外,教室里正站着交流的一位老师和三四位同学,在同一时间被击中,当即倒下。

    对于课堂发言还是十分紧张的胡安,正坐在那儿焦急地构思自己待会儿该讲些什么,该怎么讲,苏星儿,跟平时一样,挨着他坐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