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种豆得豆-第2/3页
“我敢打保票,这辆车的质量绝对过硬,因为我们是按照制造动车的标准来干的。”老诚自信满满。
“那其它的那些车呢?”唐志伟问。
“编号看不清,没法判断。这么说吧,只要是我在车间这两年出厂的客车,都是在新模式下干出来的,我有绝对的把握,不会有任何问题。”
“那不是这两年出的车呢?”唐志伟又问。
“那是我前任手底下出的活,叫做‘用造客车的标准造客车’,也没问题啊。只是我不能像我手里的车那样敢大包大揽。”
听到这儿,唐志伟松了口气:“你不就想说,你前任造的是合格品,你造的是特优品呗。”
那一头屏幕上,吴富春插话道:“唐总,就是这么回事。徐主任的自信是有他的理由的,它体现的是制造理念的一个升华,这种升华,对制造水平的提高,是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的。”
“那咱们就看看,那些车里究竟有多少是出自咱们徐主任之手。常鸣,看你的了啊。”唐志伟对身边的常鸣说。
常鸣赶到事故现场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跟白天相比,这时现场的气味已经减小了许多,但依然令人窒息。
明面上的那些遗体,还有贵重物品,都被清理走了。但据说车厢里还有一些暂时搬不出来的遗体和物品。
残破的车辆设备,以及其它各种杂物,还留在现场。
跟白天比起来,军警人员的数量有了增加,沿着警戒线,一堆堆的篝火点着,军警们有的站岗,有的巡逻,有的在做一些清理的活。
远远近近的还有一些平民在围观,但比白天要少多了。
也基本看不到要往警戒线里钻的大人和孩子了。
这是常鸣不愿看到的情景。
这样,他就不方便进去了。
在周围转了两圈,的确无机可乘。
常鸣有点犯难了。
随卫对当地的情况熟,便给他出了个主意。
“你得找当地人,最好是小孩儿,让他们帮着弄。”
也算不是办法的办法吧。要不怎么回去交代呢。
看见附近树下有几个小男孩在嬉戏打闹,常鸣招呼他们过来。
他掏出手机,让孩子们看里面的照片。
那就是华东公司给科比亚提供的客车,在交车仪式上,崭新崭新的,车身的桔黄色格外醒目。
常鸣问孩子们,能不能帮他进去找这种桔黄色的车,并且把车上这个部位的号,一一抄下来,交给他。
当然,完成任务,他有奖励的。
常鸣给孩子看了看他衣袋里的巧克力。
又好玩,又刺激,还有奖励,孩子们哪有不愿意干的。
一眨眼的工夫,几个孩子就消失在黑暗中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突然听得有孩子的哭声。
远远看过去,那个胖胖的男孩被两个军人扭着过来了。
双方都说着当地土语,听不懂在说什么。不过对话中时不时夹杂一个词——“契纳”,这应当是指“中国”或“中国人”。
由于担心孩子瞎说,引发不必要的麻烦,常鸣和随卫赶紧趁着夜色远远地避开了。
夜深了,常鸣他们又悄悄潜到警戒线附近,在与孩子们分手的地方,继续等待。
这时候,军警们也都疲劳了,多数都围在火边休息。只有少数人还或站或走地在执勤。
突然,常鸣发现在警戒圈里面有个瘦瘦的身影在慢慢往外移动,随卫也看到了。
他俩屏住呼吸,不错眼珠地盯着那个方向。
警戒圈内,越往里越暗,相对安全。到了警戒线这里,全被篝火照得通明。
常鸣担心孩子怎么才能跑出来。
就在这时,两只不知什么动物猛地窜了出来,一个跑一个追地往警戒线里面狂奔而去。
这动静吓了执勤军警一跳,也惊扰了正在休息的那些人的梦。一时间场面乱作一团。
混乱当中,那个瘦瘦的孩子跑出了警戒圈。
常鸣这下可松了一口气。
不一会儿,瘦孩子摸到他们附近。
常鸣轻拍巴掌,瘦孩子也回应。双方在路边的草丛里见了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