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东方传教



    蒙古人在当时和后来很多外国人眼里,至少特别是在西亚人眼里,是属于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毕竟他们认为,蒙古人的文化是属于当时那个时期的东亚文化,尽管蒙古人不像曾经的鲜卑人那样,完全自己都去同化于汉族,但是当他们在中原建立了统治的时候,已经事实就采用了汉族人的封建传统管理制度和民俗传统。

    并且,随着元帝国和其他三大藩国的宗藩关系的建立,这种中土华夏文化,也被或多或少的传播到了国外。

    其中一个明显的事实例子,就是元成宗臣曾经赐给过伊尔汗国,刻有汉字“王府定国理民之宝”的方印,在元成宗时代蒙古文是存在的,但是皇帝赐给如此遥远的藩国的印玺上刻印的是汉字,而不是蒙古文或者阿拉伯文。

    这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至少在元朝早期和中期,元帝国是以整个中国的名义对外展开外交活动的,他们所展现的文化并不只有自己的草原文化,而兼有中原的汉族文化。

    所以当时的华夏文明事实已经深刻的进入了西部世界的诸多国家,随着丝绸之路,属于东部华夏的古老文明,也伴随着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瓷器,丝绸,包括饮食文化的一部分......都进入了西方世界。

    并且对当时的意大利古罗马帝国,埃及托勒密王朝,古印度文化,伊朗高原的诸多***王国......地中海沿岸的宗教世界,产生了巨大的文明震荡.....

    当时西方的传教士鲁布鲁克眼里的蒙古帝国时伟大而强盛的事实。

    在我们的大唐皇帝派遣高僧去天竺(印度的佛教圣地)取经书时。

    此后不久的1253年夏天,奉法国国王路易九世的秘密命令,基督徒鲁布鲁克,从君士坦丁堡出发,前往蒙古的钦察草原,去会见钦察汗国国王拔都之子撒里答。

    很多人只是懂得当时,西方的宗教文明系神圣和高尚的,但是有谁意识到历史更古老,有着上下五千年文明传承的华夏古文明,更是源远流长,潜流汹涌......

    基督教世界广泛传说,这位撒里答信仰着上帝,尽管事实并非如此。

    看完法王的书信,撒里答告诉鲁布鲁克,他没有权力作出决定,他们必须去见他的父亲拔都。听听他对西方传教士的看法。

    当时在翻译的帮助下,看完法王书信的拔都也告诉鲁布鲁克,他也没有权力作出决定。

    所以他们必须前往蒙古草原深处,去哈剌和林拜见蒙哥大汗。

    作为当时给法王路易九世的报告,鲁布鲁克后来撰写了一部《东行纪》。

    当时他对于自己出使蒙古的真正使命,《东行纪》里并无清晰的交代。

    鲁布鲁克的来蒙态度很诡诈,一方面,他携有路易王写给蒙古大汗的信函。

    另一方面,无论是在普通的蒙古官员面前,还是当着撒里答、拔都或者蒙哥大汗,他又坚决不承认自己是路易王正式的使臣。

    鲁布鲁克如此向路易王报告:“我十分谨慎地绝口不提我是您的使臣”,这表明,鲁布鲁克一直否认自己的官方使节身份,其实在体现,本身这是路易王的要求。

    对此,《圣路易传》的作者约因维尔给出了一种合理的解释,而且看起来也是唯一合理的解释:“完全可以肯定,他(路易九世)对于曾向蒙古遣使十分后悔(指安德鲁的蒙古之行)”。

    作为正式使节的安德鲁,带回来的不是蒙古人对基督的皈依,相反,却带回了海迷失皇后恐怖的最后通牒。

    蒙古人的战马铁蹄和弯刀,势必会让欧洲贵族胆战心惊,路易王既希望对蒙古人采取某种手段,又害怕正式的使节交流会像安德鲁的出使一样,加快、加深彼此间关系的恶化,如此,他所能选择的,无疑只能是让鲁布鲁克极力否定自己的官方身份。

    所以当时处于这种微妙关系,作为路易王的秘密使者,鲁布鲁克从来不说自己到底担负了什么样的神秘使命。

    有人揣测他的东行,可能带有一种窥测蒙古人军事动向的实际为军事间谍目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