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进驻下龙坑



    郭大勇派人回来请马博明到前面去,马博明和方建一起到了前面,郭大勇迎上来报告说:“营长,到了,部队怎么安排?”

    马博明一看,山坳太小,住不下这么多部队。马博明命令张海娃:“命令各连就地休息,等候命令。老方,我们进村看看。”

    郭大勇陪着马博明和方建向村子里走去。这个季节,没有什么农活,村民们三三两两的在门前、路边晒着太阳,谝着闲传。走进村口,几个孩子围过来跑前跑后的看热闹。顺坡向上,拐个弯,一户门前有个石碾盘,碾盘上坐着个六十来岁的老大爷,两个中年人蹲在旁边,不知正在议论什么,看见马博明他们,都不吭声了。

    马博明主动招呼道:“大爷,晒暖暖呢。”

    “嗯,你们从哪儿来?”

    “我们是h军,从其他地方来的。”

    “知道你们是h红军,我们这来过h军,跟你们穿的一样。”

    “大爷,你们好像不欢迎我们h军”

    “没有什么欢迎不欢迎,我们就是穷苦人,有口安稳饭吃就行,谁来了都一样。”

    “大爷,我们想在这里驻扎一段时间,又不想打扰到乡亲们,你看这跟前有没有稍微宽敞点的地方。”

    “你们有很多人?”

    “好几百吧。”

    “是有点多。这里都是巴掌大点的地方,住不下太多的人。”老大爷摇摇头说道。

    “谢谢您,大爷。”马博明告别了老大爷,和方建往出走着,方建说:“这里群众的不是很欢迎h军,觉悟不是很高。”

    “也不能这么说,我们的主力h军都转移了,对老百姓的信心打击很大啊。”

    两人说这话,走出坳口,马博明说道:“走,我们看看地形。”

    经过两人前后查看,马博明选择了两处,一个是来时路上的缓坡,有一片密林,距离下龙坑有一里路,再一个是过了下龙坑,有一个平缓的石砬子地,稍微平整一下可以用作练兵场,周围可以盖一二十间草房子。穿过石砬子场地,在侧背东向竟然有一个石洞,洞口像一张大嘴,高低有个四米多,宽窄最大处将近四十米。进入洞内,跟个大厅似的,洞顶缓缓向下,越来越低,可以直站着一个人的高度的地方,最深处近二十米,最窄处是两头,只有三四米。在洞的右侧顶部,有一道三四十公分的裂缝,透进一缕光线。右侧最里端,人已经蹲着也进不去的的方,有一股泉眼,咕咕往外冒着水,泉水形成一股溪流,贴着右侧洞底、沿一条石缝、钻过一块巨石的底部,流出洞外,形成一个小小的溪流,流向山谷。

    马博明满意的对方建说:“好。你看老方,把这块地让战士们稍微平整一下,可以练兵。这里长短有近二百米,宽窄也有六七十米,周围搭建三四十间草房。再看这洞,分割一下,做营部,既隐蔽,又安全。在洞外修个蓄水池,那可是泉水呀,既卫生,又保健。”

    “是不错,这样也不用去打扰群众了。我看可以,今天先露营,让战士们休息一下,明天动工。”

    “行,就这么办。”

    第二天,马博明命令一连和补充连在前面那片密林里建屋驻扎,二连、特务排、侦察排、火力班、狙击班、通讯班以及那二百多名保安团的俘虏在石洞这边开始动工建设。

    战士们在施工,马博明在思考下一步的行动。他和方建商量到:“教导员,我们暂时安定下来了,可是不能就这样待着,我想以一连为基础,每个排配一个补充连的排,由三个连长带队,到周围去游击,以老带新的同时,发动群众,建立政权,扩大红军。这之前,有几个事情要做,一是部队扩大了,干部紧缺,尤其是政工干部,我想成立一个干部教导队,先搞五十人。二是侦察任务重了,侦察排人手有些紧,我想把侦察排扩大为侦察连,在增加一个排。三是成立一个情报科。侦察排既要侦查敌情,随队行动,又要掌管情报网的建立和搜集,项建德一个人顾不过来。四是这次二百多名保安团解放战士,要编为两个连,进行转化教育,开展诉苦和三查活动。”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