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一章 坏消息



    ??  榆林镇外围,到处矗立着蒙古包,这里驻扎着三万蒙古联军。

    干旱不仅影响了农耕民族,游牧民族也受到了无妄之灾。

    牧草不足,每个部落都有大量的牛羊饿死。

    每当这时候,蒙古诸部都会入侵大明掠夺物质和人口补充自己的损失。

    蒙古诸部都称之为打草谷。

    打草谷的规模有大有小,大的成千上万人不等,小的也就几百人。

    以前他们都是在周边S扰一番,很少进入中原腹地的。这一次陕西的民变给了他们一个天大的契机。

    这一次蒙古纠结了大小十几个部落的近四万人马,以实力最强的安达部落首领达延为统帅入侵大明。

    四万人马的规模算得上是历年来最大规模的入侵了。

    榆林镇不敢怠慢,厉兵秣马准备待战,火线军情发了一道又一道。

    但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达延采取了声东击西的策略。

    他一边率领两万军队跟最强的榆林镇对峙,另一边命自己的亲弟弟别勒古台为万户长,统帅一直精锐万人队从金边迂回攻打延安。

    榆林镇骑兵极少,不敢出城御敌,只能固守城池。

    达延这边也安营扎寨,只是做做样子,四处排除游骑掠夺周边的城寨,丝毫没有没有硬攻的打算。

    榆林镇战斗力虽强,但是在野战方面跟这些自由生长在马背上的蒙古战士还是有着明显的差别,只得无奈的死守城镇,等候朝廷援兵的到来。

    榆林卫不敢龟缩在城池里不敢出动,蒙古人更是肆无忌惮,几天的时间已经将周边的村寨掠夺一空。

    由于榆林镇的关系,附近的村寨并没有受到天顺军的破坏,还是保持了很强的生命力的。

    但是他们仍然没有挡得住蒙古人的铁骑。

    榆林镇骑兵稀缺,又不敢出城野战,只得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羽翼被一一的清除。

    蒙古人将榆林周边清空一阵之后,双方再次进入了对峙的状态。

    帅帐里,达延脸上露出会心的微笑,其余的蒙古诸将领也面带笑容。

    这几天打草谷的情况十分乐观,所得的也十分最丰厚。

    “大帅!汉人胆小如鼠,我们何不趁机突破榆林卫南下中原呢?谅他们也不敢追敢!”

    一名将领兴奋道。

    蒙古骑兵是出了名的无后勤补给部队,讲究的是以战养战,根本不怕粮路被断的问题。

    很多将领都是这个意思。

    达延摇了摇头,道:“你们不要小看了榆林卫,他们跟我们打了几十年,对我们的手段了若指掌。再说中原大得很,就像一个泥潭,一旦我们这支孤军陷入其中就会元气大伤。”

    众人不说话了。

    蒙古诸部虽然强横,但是人口稀少,这四万人已经是十几个部落的极限了,一旦出了什么问题十年八年恐怕都恢复不了元气。

    达延微微一笑,道:“别忘了我们此番的目的。”

    听他这么一说,众人的脸色再次露出了笑容。

    抢钱,抢粮,抢女人。

    钱财可以交易货物,粮食可以使用,女人可以用来繁衍后代。

    这才是他们此番的最终目的。

    早在数十年前蒙古诸部早就放弃了饮马中原的梦想了,达延身为一个有实力的部落主,最终的目标也就是想捞点好处而已。

    对于恢复大元蒙古的版图?

    那是黄金家族的事情,跟达延无关。

    再说经过了这么多年,蒙古早已不是以前的蒙古了,能不能统一草原还两说呢。

    所以又便宜就占,没便宜就跑才是达延的策略。

    榆林镇的统帅似乎也清楚他们的目的,所以也不急着动手,希望他们抢够了就自己退回去。

    大明朝几十年的边防策略都是被动的防守,能打就打,不能打就守,反正这些蒙古鞑子抢够了就会离开。

    不过……

    达延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

    这一次他们可满足抢一阵就离开,因为他放出了一路奇兵。

    达延清楚的知道,陕西的民乱让中原腹地十室九空,也就是其余的大城市有些抵抗力,别勒古台率领的一万精锐骑兵一定会势如破竹的拿下延安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