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节窝囊之极-第3/4页
“咳,大人,这个柴大官人他可不是一般人。他是......柴周之后。”
范琼愣了一下:”是那家?在沧州这生活?“
部将点头:“是啊。”心想:这下知道那也是不好惹的了吧......
谁知范琼却冷笑怒声道:“柴周是什么东西?现在是大宋天下,官家姓赵。柴家,那是上百年前的陈芝麻烂谷子事了,有后,未死绝,那是命大幸运,但牛什么?他就是个连官都没资格当的草民,也敢插手沧赵的事?他想找死不成?”
发怒中,明显就有立即调兵去收拾了柴家的趋势,却吓得那部将以及其它几个对柴进的事多少有些了解的河间府人的将领不禁眼一翻白身子一颤抖。
卧槽。
你玛的,范大人,你长没长脑子啊......柴家,嗯,别管是谁能接手赵庄,那最起码是和沧赵牵扯上关系的人物。赵廉把祖业全赔偿给了柴进,这是郑居中时代判下的案子,沧赵注重名声信誉如生命,还是守约了,没恃强不认账。如今还翻修了城堡,把赵庄整治得更坚固难攻,还把投靠的百姓干活人手全顶给了柴进,这更是坚持了守信认帐,怕是如此就能结清了对柴家的巨额欠债,也维护了沧赵坚挺的信誉,不会坏了让人可信的名声,但,这里面怎么也有着点赵廉会承诺适当关照保护柴进的赵庄的关系,柴家名下的赵庄有难,怕是沧北军会伸手......赵庄无论归了谁,它总是沧赵的祖宅,以沧赵家族的性格岂会真就此丢手不管了?无论是谁以什么原因想攻击赵庄,都无疑是在毁灭沧赵的祖宅,是在打沧赵的脸挫沧赵的威风,等于是在变相挑衅沧北军,赵廉岂能视而不见坐视不理?
另外,当年尽管柴进带头逼债,夺了赵庄产业,属于翻脸只认利益了,但却是没撕破脸,没把赵庄人赶走,还让老太太安静从容居住在老家......尽管柴进是盘算着让沧赵能守信继续还债,有自己的利益小算盘藏在里面,这怎么说也有点情义面子在。柴进这个人在交友处事上是很会玩的,在这方面极有名气。他若是遇难,赵廉不是范琼,不是朝廷那些体面斯文实际根本不要脸的大头巾,那是个特讲究的人,必定要还这个情义脸面,仅仅为此他也得伸手.......
就算赵廉彻底抛弃了赵庄,从此和柴进也完全没关系了,从此两不相干,各走各的路,生死祸福各安天命,那,也不是范琼能乱来的。柴进这个人本身就不是好惹的。
那部将不禁提醒道:“范大人不可轻动啊。”
“末将本是沧州人,对柴进家有所了解......”
这沧州的官历来有个传统,从不干涉柴进庄的事,从不去柴家庄,连靠近点都不会做,不和柴家沾一点儿边,也从不刁难柴家生事。
另一方面,柴家也从不和官府打交道,从不和官员有来往。
柴进当年和赵廉是同窗,据闻关系还不错,但自从沧赵发迹以来,沧赵就立即和柴家断绝了关系,没什么同窗之谊了,无疑是自觉避嫌,沧赵家族怕影响了赵廉的仕途前程。柴进这个人也很有自知之明,很自觉,从此只有沧赵当初还没发家却极需要钱财开始发展时所借的债务这种关系延续下来,双方只有金钱关系,就象商家与商家之间一样,这也是沧赵家是讲究人,念着当初柴进敢借钱给贫穷如洗的赵庄的情义,在发达有能力后要还一还,就带着柴家在钱财上有所进益。在其它方面却是绝不会扯上干系的。
这些事里面就暗藏个着问题啊。
柴家,早沦落为平平草民而已,只是有点钱罢了,但为什么历代官府无论多狂多贪却不象对待别的大户那样出手呢?
“柴家到底有什么依仗让历代官府都不敢招惹,这个末将不知内情,但总会是有缘故的。范大人请当心。收拾柴家怕不止是打官家善待柴周之后的仁德脸面体统,会触怒官家不快。柴家必定有什么特权是朝廷官员顾忌的甚至不能动手的。至少某知道柴家是不用纳粮交税的。就算这些不重要,也无须顾忌,柴家也不是好惹的。”
这时河间府出身的一个将领接口道:“柴进,有绰号小孟尝美名,家有钱,为人也大方,爱接济落难江湖的好汉,江湖美名不止是沧州和相邻的河间府人知道,只怕是整个北方甚至江南人都有听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