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冷若冰霜(五)-第3/3页





    李花花插嘴说:“高支书说的,老李多好一个人啊,一辈子点背,这不怨社会,关键是酒香也怕巷子深,要是做做宣传,让全市的人都知道他,那老李今后走到哪都是名人了,那多威风。”

    听到这里,冯喆心里已经明白了症结的所在,原来高岿然是执行自己的交待后又挥了一下,他以为自己让高岿然夫妇和高木木写李博谷救人的经过是为了宣传的,其实高志邦误会了自己,做这些只是为了未雨绸缪,是为了准备充分后走裘樟清这个上层路线,想出阳谋,让裘樟清出马将事情办好,将李博谷塑造成为一个五陵市教育系统的典型人物的。

    可是这个高志邦却自作聪明的好心办坏事,差点将自己的计划给毁了。

    而这个将李博谷树立成典型的想法,只是冯喆计划的第一步而已。

    纵有千虑,必有一失。

    高志邦为什么要多此一举,没有按照自己吩咐的去照办,而自作主张的要让高家人给市电视台打电话呢?

    当时冯喆给高志邦交待的很清楚,第一,让高木木将李校长救他的完整过程写下来,还特意指出要以孩子的口气写,不要添油加醋,不要用什么夸张的修辞手法,实事求是,同时,让高岿然和李花花也一份李博谷救人的证明;第二,让高志邦给予两个救李博谷的村民以奖励,这两点到时候就能形成一个证据链,有效而充分的说明李博谷舍己救人的事迹,而后,冯喆去给裘樟清汇报,征得裘樟清的同意后——他觉得裘樟清没理由反对——在半间房深入开展学习李博谷的研讨会,光明正大的将李博谷这个基层的优秀教育工作者推出去,然后像在裘樟清面前说的那样,再让李博谷在全县教育系统中做一个事迹报告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由县委出面对李博谷做出肯定,树立典型,继而从正常的、官方的渠道再将李博谷推广到全五陵市去,这样,先李博谷个人成功了,赢得了荣誉,其次梅山教育系统也成功了,从而梅山政府也脸上有光,最后半间房镇更是得到了全市人的瞩目,这简直就是稳打稳抓三全其美的计划。

    可现在呢?

    有大路不走为何要剑走偏锋?8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