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蒹葭



    落花为夏,无望蒹葭。

    这是程昴和柳云笙小时候在书院偶尔即兴写出来的诗句,先生还评为上佳,对仗虽不工整,但听着却风雅,先生还不忘把两个小孩儿拎到书案前给小伙伴们讲解。

    “落花为夏,春不复焉,蒹葭之思,无望而绝。”

    小云笙几句注解清晰明了,又引经据典颇得深意,先生连连点头称赞,“不错不错,条理清晰,程昴,你再来说说,这上半句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小程昴嘴里还含着糖呢,不舍得咽下去就这样含糊不清地回答道,“春天过去了,夏天就来了啊。”

    “那为何是落花才为夏?”

    “先生您自己看啊,”小程昴不以为然地一指窗外的声声蝉鸣,“这花不都落了吗?”

    “这,”先生顿时觉得自己被拂了面子,拍案而怒,“你就是这样酝写诗文的吗!这诗哪是这么写的!”

    先生又觉得自己说的这话不妥,毕竟后半句是柳云笙写的呢,万一小云笙回去和他太傅爷爷告状可怎么办,又画风一转,训斥起程昴来。

    “你也就这点觉悟了!商贾家的孩子果然就是这样鼠目寸光胸无点墨!就是再读八十年书也不如太傅孙儿的半点天赋!你看你写的这是什么破诗!”

    书院内的孩子都在看笑话,程昴也攥紧了小拳头却不知怎么反驳才好。

    “昨天我爷爷还说这前半句好呢,说真实有感,无韵自成律。”

    小程昴回头一看,小云笙说完这句话正抿嘴偷笑呢,看先生怎么自己打自己的脸。

    果然,先生连想这句话的真假的时间都没有,几十个孩子的眼睛盯着看着呢,只好又开始结结巴巴地替小程昴,准确地说是替太傅挽尊。

    “这,这,这诗细细想想,其实也挺有韵味的,你们看,落花为夏,嗯,挺好的意境,嗯,挺好的。”

    孩子们哄堂大笑,炎热的盛夏时节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听完这个故事,月儿头一次听说这世上还有这样的先生,倒也挺有趣,“也难为了先生,八个字而已,哪有那么多深意可以读出来呢。”

    柳云笙又将手里的薄饼卷成一个小枕头,浅笑着道,“用简短的几个字赋予一个意象深远的意境,的确是诗文可以做到的,就像你这菜,鱼肉本就是一点鲜甜的东西,加些山椒点缀,不就成了这么好的滋味了吗。”

    月儿又一思量,这八个字细细读来,绿茵蔽日的景色仿佛跃然于眼前,倒还真的有些别样的韵味。

    柳云笙夸人从来都有他的目的,趁着月儿和程昴被他不动声色的奉承夸得心情正好,顺水推舟地说出自己心里想的事情,“对了月儿,我正好还有事想要你帮忙。”

    “嗯?你说,”月儿放下了筷子,“我看我能不能帮得上。”

    “这宫里的宫人,许是觉得墨孑年纪小,其实宫里本身就咱们几个被伺候的,倒也没多少事可做,可总有不上心的惹墨孑生气,墨孑有时想传道圣旨都没人去,皇帝在宫里连个称心的奴才都没有,我有点担心。”

    “那你的意思是要我帮你梳理一下宫里这些宫人”

    “嗯,正是。”

    “刚来的时候我也觉得宫里的人有些懒怠,实不相瞒,除了云绮和小桂子,这翊轩殿本来有四个宫女三个公公,七个人加一起做的事还不如他们两个多,我就全给遣出去了,所以这人多,还是不如忠心二字顶用。”

    “既然如此那就劳烦你了,”柳云笙神色却黯了几分,“这宫里,将来肯定是要有妃子的,先别急着裁人,选着用吧。”

    “好。”

    柳云笙没有久留,天还未黑就走了,月儿其实见到了柳云笙脖子上的几道浅浅的红印,不过一想也知道是谁弄的,程昴把柳云笙当兄弟,总谈起他和墨孑的断袖之情难免会尴尬了,便没有提起。

    白天忙了一整天,程昴和月儿也有些累,早早地睡下了,云绮见寝殿里熄了烛火,就退了出来,坐在宫门口的石阶上仰头看天上的星星。

    一想起云笙公子的脸,那含情的双眼,还有清朗的面庞,云绮就觉得脸热热的,按住了心口的位置,那里有只小鹿正嘭嘭地乱撞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