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物是人非天下新-第2/3页





    陶谦第一个扛不住了,攻打北海国的三万大军,非但没能大败六千袁军,反被打的落花流水。袁军趁势攻入徐州东海郡,搞的陶谦异常狼狈。

    不过袁军在吕布和刘备面前却没讨到什么便宜。

    刘备攻占任城国后,又攻占了鲁国、东平国和济北国。

    然后集中主力在乐安国击败袁军主力,一举切断了袁绍河北大本营和青州东部的联系。

    与此同时,吕布也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他连续攻占了济阴郡和山阳郡,又攻占了东郡东面的几个县,隔河与袁绍对峙。

    然后随便找了个借口就把东平国从刘备手里抢走了。

    刘备翻了翻白眼,到底没敢吱声。

    几路北伐军中张邈是混的最惨的。

    夏侯渊借道陈留在东郡截击袁军,重创袁绍之后,又趁势占领了濮阳、白马等地。

    此时驻守长垣、酸枣、平丘三县的袁军已经被李轨驱逐,但地方官却还是袁绍委任的,他们听候李轨的调遣,暗地里却对袁绍效忠。

    这让李轨十分不满,但正当战时,李轨也只能暂时忍耐。

    张邈认为收复失地的时机已经成熟,就率部北上去收复长垣、酸枣、平丘三县,结果却被败退至此的袁绍大将田豫所败。

    田豫在梁国被吕布击败,退守济阴,然后又吃了败仗,一路败退至此,正在收拾兵马,不想张邈来犯,于是奋起抗击,结果以少胜多,把陈留太守打的大败。

    眼看陈留如此脓包,田豫信心大增,决定趁势攻占陈留郡,为主公袁绍挽回一点颜面。

    田豫以残兵两千向陈留太守张邈开战。

    张邈居然连战连败,丢城失地,损兵折将,眼看陈留不保,不得已向李轨求救,李轨令夏侯渊夺取酸枣,令赵云东进驰援张邈。

    田豫判断夏侯渊部在濮阳染了瘟疫,实力大损,且既要防备河北袁军的偷袭,又要警戒东面的吕布,肯定抽不出什么兵力。

    他最大的威胁应该是赵云。

    赵云是李轨的心腹爱将,督率的拱辰军是禁营九军之一,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斗力非同小可,必须万分小心。

    于是他以九分精力对付赵云,只用一分精力提防夏侯渊。

    素来以智勇双全闻名的田豫这回失算了,他万万没有想到夏侯渊被李轨收服之后正急于立功表现,虽兵马疲惫,出手却又硬又狠。

    田豫背部中掌,鲜血乱喷,被围在平丘城内。

    夏侯渊四面攻打,田豫虽弹尽粮绝,却拒绝投降。

    夏侯渊发了狠,扬言城破之后要屠城。

    李轨得到消息,星夜赶到夏侯渊军中,按住蠢动的三军亲自前往城下劝降。

    田豫原来是公孙瓒的大将,名震幽州,因被小人诬陷,受到公孙瓒的猜忌,不得已投降了袁绍。

    在袁绍处一开始颇得重用,后因得罪田丰,遭到馋毁,便渐渐失宠了。

    这次他受命镇守梁国,屡次挫败吕布,一度打的吕布心灰意冷准备撤军,后因援军迟迟未至,粮草又被刘备偷袭,不得已只得溃走。

    在济阴郡他苦心张罗,准备与吕布决战,怎奈濮阳之战失利后袁军全无斗志,他好不容易拼凑起来的三万人跟吕布一接触就溃散了。

    眼见大势已去,田豫只得退守陈留苟延残喘。

    李轨在幽州时与他有过几面之缘,深知田豫的才干,所以才不辞辛苦从长安赶来劝降。

    田豫见李轨心诚,就率部投降了李轨。

    ……

    又一年的秋季,花草如旧,人事全非。

    随着各地战事的陆续结束,新的格局最终定型。

    原本属于袁绍的兖州、青州黄河以南郡县,除北海国和东莱郡外皆被李轨、吕布、刘备瓜分。

    这其中斩获最丰的是吕布,不仅收回了本属于豫州的梁国,还夺取了济阴郡、山阳郡、东平国和东郡东部的东阿、范县、谷城、临邑四个县。

    所占地盘最大,人口最多,地方最为富庶。

    其次是刘备,夺占了任城国、鲁国、泰山郡、济南国、乐安国和平原郡的河南几个县。地盘不比吕布小,但这些地方人口较少,也不够富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