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得人心者-第2/2页





    夏侯渊闻言目瞪口呆,连忙下令组织人手按方熬药。

    染病的士卒服了汤药,病情大有好转。

    夏侯渊的脸却黑的像块铁,他正纠结是否要向李轨承认错误时却接到了荀攸的一封信,夏侯渊看完信心中释然。

    次日清早李轨被一阵雄壮的口号声惊醒,登楼望远,却见校场上旌旗招展,铁甲雪亮,兵马行行列列,雄壮威武。

    李轨笑道:“妙才练兵还是有一套的,走,瞧瞧去。”

    众人下楼,却在院外见到了披甲持戟守卫在此的夏侯渊。夜晚露水大,夏侯渊的铁甲上湿漉漉的。

    李轨惊道:“妙才,你这是何必呢。”

    夏侯渊答道:“丞相不畏凶险,为将士们送药,全体将士感念丞相恩德敢不以死报效。”副将领众人拜道:“恭请丞相大阅三军。”

    阅兵有很多种,大阅三军,乃是最高礼仪。

    李轨心中暗喜,夏侯渊这是彻底服气了。

    夏侯渊虽然得到《伤寒杂病论》,但营中并无高水平的军医,研制的汤剂治标不治本,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却不能根治。

    他一定没想到李轨也会得到同样的一本书,且抢在了他前面研制了能克制瘟疫的汤剂,并亲自送到营中来。

    这一来他军中的哀伤之气顿时被感激之情所取代,将士们不再怨恨丞相,他又有什么理由再恨?

    只要他诚心效忠,那么他隐瞒《伤寒杂病论》这件事就不是什么大事。

    所以李轨乐得装糊涂,他跨上战马,在夏侯渊等人的护送下检阅了三军,随即对濮阳之战的有功人员进行了封赏。

    赏赐之厚,让三军喜出望外,万岁之声遂响彻云霄。

    夏侯渊以功劳最大,拜上将,加镇东将军,授东郡太守。

    夏侯渊感激之余,也深感自己不是李轨的对手,从此死心塌地再不敢有贰心。

    军中的瘟疫得到了遏制,但要不要施药救民,内部却有不同的意见。

    这种治疗瘟疫的汤药造价颇高,救活一个人需花费百万钱,换算成现代的软妹币约是二十万。

    而且随着疫情的蔓延,救治的成本还在直线飙升。

    二十万可以训练一个合格的士兵了,拿来救民,单算经济账的话绝对不划算。

    李轨令谋士们议论,众人七嘴八舌,争的面红耳赤,这其中只有三个人没有吭声。

    荀彧,荀攸,贾诩。

    贾诩现在处于半隐退状态,李轨没有去麻烦他。

    荀攸在地方为官,李轨假装他不知道。

    他亲自登门,向荀彧请教。

    荀彧告诉他得人心者的天下,余者再不肯多言。

    李轨谢过,第二天下令在濮阳、白马、长垣、鄢陵、许县设立救助点,免费救治染病百姓。同时将治疗瘟疫的药方公之于众。

    消息传开,饱受瘟疫蹂虐的百姓犹如万古长夜见到了明灯,拖家携口纷纷前往依附。

    一百万钱换一条人命,李轨一下子损失了好些个亿。

    一百万钱,对许多财政吃紧的诸侯来说无疑是一笔很大的开销,所以虽然李轨将药方免费公开,但肯花钱救人的毕竟不多。

    这就让很多诸侯陷入了不义的泥潭,所以免费的药方非但没能换来诸侯们的感激反而遭致一片骂声。

    建安三年在动荡、灾难和不安中落下了帷幕。

    年底,郭佚给李轨生了一个儿子。

    (本章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