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1)-第2/2页
茫然若失的曹叡一人走到永寿宫,这是他祖母卞氏的寝宫,自父亲曹丕驾崩之后,尊为太皇太后的卞氏便一直深居简出,唯独对儿媳郭女王多有忌惮,虽然卞氏对曹丕迫害曹彰、曹植之事一直耿耿于怀,但对孙儿曹叡还是关爱有加。
“孙儿给祖母请安。”曹叡来到卞氏身前深施一礼。
“元仲,快上祖母这儿来。”相比对曹丕的冷若冰霜,已经七十岁的卞氏对自己的嫡亲孙子展现的更多是祖孙之间的浓浓慈爱。曹叡坐到卞氏身旁,“祖母身体可好?”
卞氏已经爬满皱纹的眼角露出笑意,曹丕子嗣虽多,但大多早殇,在世者除曹叡外,仅剩平阳县王曹蕤、河东王曹霖,但卞氏最喜爱的还是长孙曹叡。一来曹叡年幼丧母,卞氏甚至怜惜,二来曹叡才思敏捷,颇似其叔曹植,原本曹丕驾崩之后,曹植屡次上表请求曹叡将其迁回洛阳,怎奈曹叡只做口头嘉奖,并未有任何实际行动,曹丕辗转河北山东之地,郁郁不得志。
看着曹叡,卞氏便想起自己那个已成惊弓之鸟的儿子,这也是自己唯一一个尚在人世的儿子,卞氏顿时湿了眼眶。“祖母,您这是怎么了?”曹叡立刻紧张起来。
“哀家只是想你那三叔了,自武皇帝晏驾,文皇帝登基...哀家已经快十年没有见到他了...”卞氏开始哽咽起来。曹叡见状,心知老太太定是要替三叔求情,其实曹叡对自己这个三叔也十分的同情,况且自己有意重振洛阳太学,以曹植之才华,定能大展拳脚。但若是迎回曹植,满朝的悠悠之口...曹叡面有难色,但却不忍祖母伤悲,强作笑脸,“祖母放心,三叔才华横溢,朕听说三叔在东阿时潜心著作,朕正准备重修儒家典籍,势必会求教于三叔...只要三叔著书有功,朕定会答应他的请求...”虽然曹叡没有立刻下诏,但卞氏已经感觉到曹叡已经松口,卞氏很是欣慰“陛下宽厚,真乃我大魏之幸...”然而卞氏眼中刚刚亮起的光随即黯淡下来,心思缜密的曹叡立刻捕捉到这一变化,“祖母,莫非还有什么事情牵挂?”
卞氏点了点头,“提起你三叔,我又想起你大姑母了...”曹叡的大姑母便是清河长公主曹清,自夏侯楙失了三郡,带领残部逃至羌地后便不再还朝,曹叡因念其父夏侯渊之旧事不再追究其罪责,但让卞氏担忧的是,曹操的长女曹清在战乱之中失散,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曹叡几度派人去南安城寻访不得其踪迹...
“你这个大姑母也是命苦,自小就没了亲娘,夫人亲自抚养视若己出...”卞氏上了年纪,又开始絮絮叨叨,然而曹叡的脸上却没有丝毫的不耐烦,卞氏历经三朝,总领后宫,即便继母郭女王贵为皇太后也因为卞太后的缘故一直未敢造次。
卞氏意味深长的看了看曹叡,“陛下贵为一国之主,国家社稷定是要摆在首位的,但储君却是一国之根本,若是同室操戈,这朝政定生动荡,哀家希望陛下不要重蹈文帝时期之覆辙...”
曹叡听后点了点头,“祖母嘱托,孙儿谨记。”卞氏继续说道“虽然陛下年轻,但皇储之事仍然悬而未定,陛下勤勉自然是好事,但是哀家就怕...”卞氏欲言又止,曹叡早有两子,皆为宫人所出,但二子早早夭折。曹叡正宫皇后毛氏自黄初年间入得后宫,本深受曹叡喜爱,却不料河西大族之女郭氏收入后宫之后,曹叡态度发生转变,毛氏遭遇冷落,掌管后宫多年的卞氏深知,这后宫正宫之位一旦生变,诸多问题定会纷至沓来。
曹叡猜出祖母的顾虑,他安慰道“祖母请放心,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先妣之事绝不会重演。”卞氏会心一笑,伸手摸了摸曹叡的脸,“有陛下这话,哀家便可放心了。”卞氏如释重负。手机用户看廖化传请浏览m.shuhuangge.org/wapbook/34497.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