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玉清门下-第5/8页
凝夕松了口气,急忙说道:“多谢师父。”
静虚向秦敖横了一眼,道:“你还不走?”秦敖诺诺连声,急忙起身,头也不回地去了。
静虚向众弟子说道:“今天的事,姑且做罢。如果你们以后有谁再犯,必定以门规严惩,记住了么?”
众道姑凛然答应。
静虚又向石不琢看了一眼,叹道:“此事说来,为师也有不是。是我先坏了规矩,带这孩子进观,破了玉清观不能让男子踏进一步的清规。”
向石不琢招了招手,道:“你过来,我有话跟你说。”
石不琢见静虚发落了秦敖,心中大悦。当下走了过来,笑道:“师太姐姐好。”
静虚不禁莞尔,微笑道:“什么师太姐姐,哪有这样的叫法?”
石不琢道:“她们都叫你师太,所以我也只好跟着这样叫了。不过你这样年轻美貌,不像师太,倒像我的大姐姐,因此我就在师太后面,又加上姐姐二字。”
静虚虽然多年清修,但听到赞美之词,也不禁感到心情舒畅。笑道:“你这孩子,真会说话。”
石不琢道:“不是啊,我只是老老实实地讲实话而已。”
静虚一笑,向一旁侍立的一个二十几岁的道姑说道:“好了,慧仪,你出去叫刘师兄进来。大家也回避一下。”众道姑散去。慧仪是静虚的首徒,当下应声出去,不一会儿,从后门带进一个青年道士来。
那道士向静虚行礼,道:“弟子谨听师太吩咐。”
静虚点了点头,淡淡地对石不琢道:“你毕竟是个男孩,不便在我观中久留。这位师兄,是三清殿主持冯真人的弟子,你随他去吧。若是愿意留在青城派,你也可以拜在冯真人门下。若是不愿当道僮,他们也会设法送你回家。”
石不琢大是失望,这才知道,原来静虚此去,却是让道士来带走自己的。一时心中茫然,叹道:“师太,我……我舍不得走……”
静虚淡淡一笑,说道:“傻孩子,天下无不散的筵席。去吧,这位刘师兄,人很好的。”
石不琢知道不走是不成了,以后再不能天天见到凝夕,不由得心中黯然。
姓刘的那个道士名叫刘大海,当下领了石不琢,拜别静虚师太,向青城山的天师洞而去。
玉清观位于青城山西侧,两人离开道观,走回到山路正中,却见一道垭口前,屹立一道牌楼,上书“天然图画”四字。
在此远观近览,只见苍崖壁立,绿树掩映,云霞缥缈,涧溪奔流,真是处处入画。丛林之中,常有丹顶鹤成群翱翔,飘然恍若仙境。
刘大海携了石不琢的手,在山道林荫中穿行。
走了多时,经过山荫亭、凝翠桥、五洞天,终于来到天师洞前,据说千年之前,道教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就在此处开山立派。
天师洞三面环山,一面临涧,又有许多观宇,重楼叠阁,石阶陡峻,显得十分*。主殿三皇殿内有轩辕、伏羲、神农三帝塑像,又有三清殿,供奉太清、上清、玉清。殿后的天师洞内,供奉着张天师和历代天师的石像。
青城派掌门道玄子在朝阳洞上清宫清修,天师洞却交给师弟余万山和冯清水。余万山主持三皇殿,冯清水主持三清殿。两门弟子、道僮,也有百十余人。
刘大海却是冯清水的大徒弟,后面还有六个师弟。刘大海为人厚道,正因如此,静虚才将石不琢托付给他。
刘大海一进到三清殿,路上道士都向他行礼。石不琢见天师洞都是道士,没有道姑,更没有漂亮的小道姑,不禁皱着眉头。心想:“这些道士住在这里,整天见到的都是穿道袍的男人,会不会疯掉?唉,我若是住上十天半月的,再也见不到那小道姑,只怕就当真要发疯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