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9 万事俱备-第2/3页
赵成孝忙施礼点头道:“我这不过是多走几趟路罢了。”
秋仪之却还是不放心,便让尉迟良鸿也跟着一起去了,他又转身问也鲁道:“也鲁兄,渤海来的使臣,现在住在四夷馆内的还有几人?”
也鲁掰着手指算了算道:“还有十八人。”
“那还携带了需要带出京城的物件没有?”秋仪之又问。
也鲁爽朗地一笑道:“那些都是身外之物,扔了也就扔了。倒是义殿下交给在下喂养的那匹汗血宝马却是难得,丢了还是有些可惜。”
秋仪之听了,转念一想,却又说道:“我在四夷馆中居住的时候,似乎看见马厩里养了不少骏马,似乎都是你们渤海国的。”
也鲁答道:“义殿下说得没错。这些都是渤海产的良驹,是我等带来洛阳,原准备进贡给皇帝的,共有四十九匹。连我等私用的,现在在四夷馆内养了也有近六十匹良马吧!”
秋仪之听了大喜,追问道:“那这些马仓促之间是否可以调用呢?”
也鲁尚未回答,一旁的郡主忆然插话道:“那是当然,我们渤海勇士是马背上长大的,一声号令便可出征杀敌!”
秋仪之听了愈发高兴,说道:“好郡主,你又帮了大忙了!”
忆然却听了一头雾水,嗔道:“你胡说些什么?”
秋仪之笑着答道:“到时你便知道了。哦,对了。钟离师傅吩咐我们,这几天不要外出,你就在这院落中好好休息休息,到时救出我义父来,有你忙活的。”说罢,便转身钻到库房之中,找出几支刚刚购买的松明蜡烛,将他们点燃,递了一支给忆然,接着说道,“你要闲极无聊,也可看看这石师傅做工,这热闹在渤海、广阳可是看不到的。”
忆然的脾性被秋仪之摸了个通通透透。这番邦郡主被他这么一说,还真拿着一支松明,蹲在新挖出的洞边,十分专心认真地观看起来。
过不多时,院门被推了开来,原来是赵成孝和尉迟良鸿领了七八个兄弟来此处会和,便又出门接人去了。
秋仪之见来了新的帮手,便让石大建从洞里爬出来,稍稍歇息一下,就让那几个山贼下洞挖土。没想到这几个山贼看着虽然粗犷有力,干起活来却远及不上这石大建,几个人轮流挖了半个时辰,还不及石大建一袋烟功夫挖的多。
秋仪之见这样挖法实在是事倍功半,索性让他们统统休息,待赵成孝分两次将全部弟兄带进院子,便叫石大建充作老师,将这挖掘隧道的窍门技巧传授给他们。
那些山贼虽被招安,但野性未驯,原本看不起这吃灰喝浆的营生。可他们眼见自己干起活来确实不如眼前这个泥腿子,听他说话又都在理上,外加还有秋仪之、赵成孝在一旁监督,倒也十分虚心,一个个认认真真地听石大建讲课。
这群人听讲了一番,便后重新下洞挖掘,效率果然高了不少。秋仪之在一旁看了也颇觉放心,便让赵成孝在一旁守候,自己则回屋睡觉去了。
待第二日一早醒来,秋仪之侧耳倾听,却听不见挖土施工的声音,赶忙穿上鞋,连洗漱都来不及,便推门走了出去。没想到在这院中竟已堆起一座一人多高的土山来,“山”下的隧道更是深不见底。
秋仪之又见土堆上下四仰八叉地躺了十好几个累趴下的弟兄,便已知道这些人一夜未睡,工程进度已是大增,便朝洞中大声喊道:“石师傅可在洞中?能否上来与在下说说话?”话音未落,便在洞中震荡起一阵回音。
石大建在洞中回了一声:“来了!”便扛着一筐泥土,从洞里爬了出来。
秋仪之接过土筐,手中顿时一沉,便道:“石师傅好大力气,这筐土少说也有七八十斤,扛在你肩上竟显不出半点沉重来。”又亲手帮忙拍去他身上的尘土,问道,“不知这隧道挖了有多长了?”
石大建松了松肩膀上的肌肉说道:“公子带来的这群兄弟都是好样的,我们这么挖了大半夜,已挖了有五十步长短。照这个速度,最快两天,不出三天,就能挖到刑部大牢底下!”
秋仪之听了十分满意,又抚慰了一番,便回屋梳洗去了。略略吃过荷儿备下的早餐,秋仪之见院中的土山又高了些,心中盘算一番,便一头扎进存放了硫磺硝石的小屋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