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千里江山千里营 132 关前受阻-第2/3页
说罢,他又在秋仪之耳边低语道:“好歹能到这个王将军的衙门里头,到时候我们一闹,让王世杰知道秋大人的身份,事情就好办了。”
秋仪之点点头算是同意,便又对那百户说道:“也好,你这就领我们去见王世杰将军好了。”
秋仪之、赵成孝毕竟也是一本正经由朝廷任命的文武官员,那百户虽然心中有所不满,却也不敢得罪得过甚了,见有台阶便立即往下爬,往林叔寒身上看了一眼说道:“这位是师爷吧?到底是读书人,说话就是有分寸。好了,几位这就跟我走吧。”
如此这般,秋仪之、林叔寒、赵成孝及尉迟良鸿几人,便跟着那百户,往潼关方向走去。
过不一会儿,绕过一段高墙,便到了潼关守关将领衙门跟前,却不料衙门前头的小广场上,已密密匝匝围满了人,看这群人的相貌衣着,似乎都是等着过关的商贾。
秋仪之是个聪明人,见到这样场面,便已猜出一定是潼关骤然闭关,这群商贾门没法过关,因此才聚到守关将军衙门前讨要说法的。
果然听那百户说道:“瞧见了吧?这些都是等着过关的人,王将军一个一个应付,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打发完呢。”
秋仪之过来的诉求,同这些商人其实没什么两样,却比他们着急了一万倍,从那百户手里夺过两份名帖,高声叫了声“走”,便领着赵成孝和尉迟良鸿往人群里面挤。
他这一挤可不得了,原本还略有秩序的队伍,一下混乱起来,几个等得心浮气躁的商人立即骂骂咧咧起来:“挤什么挤?赶着去投胎啊?老子都过来三个时辰了,连守关将的面都没看到呢!”
秋仪之正急得好似热锅上的蚂蚁,根本懒得同他们多解释,立即抽出腰间宝刀,高呼道:“官府办事,闲杂人等闪开,若是误伤概不负责!”
商人本就身份地位低下,见秋仪之等人气势汹汹、言之凿凿,竟自觉自愿地闪开了一条通道,任由秋仪之等人从容穿过人群,走到府衙门前。
府衙门口,有个穿着检校服色的军官负责接应众人,见秋仪之在护卫之下挤上前来,吃不准他是什么路数,伸手挡在秋仪之胸前,问道:“来者何人?请通报姓名。”
此人长得五短身材,却是极为敦实,脸上一部络腮胡须,瞪起眼睛、努起嘴巴说话,还真是颇为吓人。
可秋仪之哪会被他吓到,说道:“你别问我是何人,我奉了皇命,要通过潼关,进京办理要务……”
那检校官一听来由,立即将秋仪之的话打断:“既奉了皇差,必然有圣旨在身,你取来我看,立即就能放你们过关。”
秋仪之答道:“我等走得早,奉的又是皇上的口谕,没有随身带了圣旨。你先放我过去,待我将差使办完,再来补你的手续不迟。”
那检校显然是被堵塞在衙门口吵嚷着要过关的商人们惹烦了,不假思索地直接拒绝道:“不行,没有圣旨谁也不能进去。你们既有紧急事情要办,不如这就返回江南,请了圣旨之后再来过关。回去吧!”
秋仪之听了这话,立即发了急——老皇上已死了,新皇帝还没着落,到哪里去请圣旨去?
秋仪之一时脑热,刚刚放回刀鞘的宝刀又被他抽了出来,横架在那检校官的脖子上,呵斥道:“你放不放我过关?不放就当场宰了你!”
那检校身后的几个兵丁忙抽出佩刀就要过来解救长官。而秋仪之身旁的赵成孝、尉迟良鸿见状,也立即快步冲杀出去,眨眼之间便将那几个兵丁打倒在地,夺走了兵刃。
那检校官倒也颇有几分骨气,刀架在脖子上却丝毫没有害怕,呵斥道:“你动手好了,老子是奉旨办事。若是放你走,那就犯了抗旨欺君之罪,一样是死,有什么两样?你动手好了!”
秋仪之听了,忽然咧嘴一笑:“有种!有种!我在衙门前头顶撞官军,已是犯了大罪了,按律应当立即捉拿下狱。可惜你这几个人不中用,不是我的对手。你赶紧进门去,去见王世杰将军,召集大队人马来抓我们,我们不走,就在这里候着。”说罢,秋仪之便将宝刀从那检校官脖子上卸了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