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抚阳来客(一)



    第768章:抚阳来客

    从洪秀国的办公室里出来,靖泽还是一愣一愣的。后面的谈话,靖泽到是慢慢的适应了,洪秀国问的是一些规划的具体想法和初衷。不过,就前面那一段,靖泽到是没有想明白。

    不过,这个疑问到是没有隔多久就解开了。回来之后,过了几天,靖泽回到了峡水,接到了杜润生的电话。这才知道,远处的抚阳也有人盯上了自己这个汽车产业了。

    抚阳市离峡水远吗?其实不远。两者其实就是隔河相望。

    抚阳市的卢明县就在峡水的对面,如果直线距离来说,还真是非常的近。因为这条峡水河,两地之间的交流就隔断了,到后来,也就慢慢的对河对岸没怎么关心了。

    听着杜润生的话,靖泽真的越来越佩服人民群众的智慧,也似乎想到了那天天洪秀国的话。

    说实话,被杜润生今天这么一问,靖泽的脑海里不由构想出了一个更为宏大的场景。如果,如果阻隔在峡水和卢明两县的峡水河这条天堑变成了通途,那卢明县和峡水也就可以融为一体了。

    逢山开道,遇水架桥。靖泽还真的就没有想过,如果架了一座桥,两座桥,这又会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经过这两年的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工业,峡水县的土地资源确实有些捉襟见肘了。按照规划,旧城区靠着峡水河,原来的大片土地划成了工业园区。可就算这样,也远远满足不了工业园区的用地需求。

    而新城区的规划,重点放在了生态宜居,机关办公等方面。其中,又以酒店服务业为主。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顾虑,所以才会有这个产业走廊的想法。不过,想要架桥,那上千米的河面,所费巨大啊!

    “靖书:记,冒昧打扰,还请见谅啊!”

    刘明是卢明“”县的书记,在接到杜润生电话之后的第二天,刘明带着县里的几个领导来到了峡水。

    在会议室里进行了简单的交流之后,一行人来到了吉风汽车,来到了盛日电池,来到了精科电子。

    大家走进了峡水的工业园区。

    “靖书记,今年开工以来,公司的订单已经排在了年后。看目前这个情形,我们马上要启动二期的工程建设了。到时候,还希望县里对我们多多的支持。”

    袁锋来到了峡水,实现了自己的夙愿,成为了分公司的负责人。开工投产到现在,这才两个多月,公司的订单已经排在了年后。特别是今年国外市场的增长迅速,也给公司很大的信心。

    在峡水的公司生产效益好,这当然是靖泽愿意看到的情景。

    “袁总,你放心吧!需要什么支持,你到时候直接提出来。一句话,我们峡水一定会全心全意的做好服务工作。”

    一路下来,靖泽跟着这些企业负责人交谈,了解企业的运营情况。而刘明这一行人,还真是听的多,看的多,问的少。似乎,他们就真的只带了眼睛和耳朵过来。

    在工业园区,有一块专门的地域,是峡水扶持的一些小微企业的所在地。他们的企业规模多不大,员工也就百十来个人。在其它地方,这样的企业可能只有龟缩在某个民房内,哪会有工业园区愿意他们入驻。

    不过,峡水不但给他们提供了用地,更给他们提供了融资服务,和税收优惠。

    德音电子是一家专门生产手机耳线的企业,目前的员工已经发展到了一百人,比去年刚入驻的时候,又扩大了将近一倍。

    “刘总,明年有什么发展计划没有?如果需要县里支持,到时候直接提出来了。只要县里能够办的到,我们一定会想办法支持。”

    刘兴云是德音电子的老板,也是一个在外面电子厂工作多年的大学生。选择回家创业,既是自己心中多年的意愿,也是峡水各方面的扶持政策所吸引。

    “靖书“”记,公司还真的有这方面的打算。目前,公司已经承接了国内和国外几个大的品牌的耳线代工订单。现在的生产,已经满足不了订单的需要了。所以,我们明年想进一步扩大规模。就是资金这一块,我听说县里来了几个亿的产业扶持基金,我们想申请一部分,然后再到银行贷款一部分,解决扩产的资金难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