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出差错,春收夏种实不易



    “儿子会上折子,自请处分。”李康此时是追悔莫及,自己一时不慎,做出这样的事情,若是传了出去,就是皇上也护不了自己。

    “算了,你若是此时自请处分,刘家也逃不了干系。皇上连赐了刘家三块匾,如今出了这样的事情,不是打皇上的脸吗?这次的板子为父先给你记下,再有下次,一并处置!”李奥的话越说越严厉。

    “是,儿子保证不会有下次了。”

    李奥叹气,当初将儿子放到下马就是因为儿子与下马这边无半点人情。可他没想到田明珠的族姐居然嫁给了刘大山,田明珠又认了刘家的女儿为干女儿,李康也收了刘青峰为学生。李康这两年屡屡立功,哪一件都和刘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若是往日出了这样的事情,李奥必然还会阻止儿子与刘家来往,甚至将儿子调往他处。可是,金沙田的事情一出,李康是万万动不得,如今他只能嘱咐儿子慎之又慎。当然,他还是有点小心思,就是希望刘雨儿能再给他们家招几个孙子。这“招弟童女”一事他已经派人查过了,他现在也是深信不疑。

    李奥对刘家的好感不复从前,就不在下马停留,去他处巡视了。他临走时,吩咐人将所有的树根都打包装箱,让人送到京城献给太后赏玩。

    李康此时哪里敢说什么,自己的一个小癖好险些招来天大的麻烦,暗自发誓再也不玩这劳子了,以免被人利用,投其所好不就是说的是自己这种人吗?

    刘雨儿听干娘说了此事也是追悔莫及,她怎么就忘了自己家和李康是有公务交集的,要是让人抓住这条辫子,刘家肯定会玩完,李家也会被连累。

    庞显知道此事,心中感慨人在官场顾虑太多,哪里有自己现在自由自在?

    过了几日,刘家迎来了这一年的第一波丰收。一百多亩芸薹地收获了三万多斤菜籽。刘家圩后山脚下的八百亩麦田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祥和田庄的一千多亩良田的苞米芯已经销售完毕,正如刘雨儿所料,苞米芯的价格暴跌,祥和田庄和刘家屯的早苞米芯收益只有千余两,两处佃户对此却十分满意,祥和田庄佃户虽然自己只占四成,可是每家也分了好几两银子。刘家占的收益除去各类成本后就只有一百多两银子。刘来福看到账册苦笑,别人家都是佃户替主家挣银子,他们家却是替佃户忙了。刘雨儿劝他稍安勿躁,嫩苞米才是盈利的大头。

    果然,嫩苞米的销售情况要好不少,虽然价格比前一年跌了五成有余,祥和田庄嫩苞米还是卖了三千六百多两银子,祥和田庄的佃户每家都得了十几两银子,就是买完粮食、交完税也能有六七两余银。现在刘家借给他们的鸡苗已经长大,眼看就能下蛋了,佃户的心里自然是无比的满足。

    刘雨儿看到佃户欢天喜地的样子,心中感叹现在的老百姓太容易满足了,六七两银子其实还供不起一个孩子上学。

    祥和田庄的佃户尝到了甜头,对稻田养鱼也开始积极了,夏种很快顺利结束。

    刘家屯那边有滕青、刘来好和刘青峰的主持也很快完成夏种。

    刘家圩这边,刘来安第一次主持这么大的稻田养鱼工程,偏偏刘大田这时中了暑热卧床在家,刘来福和林东方一起被齐容叫道陵州府指导稻田养鱼一事,刘来安踌躇满志,独自一人领着几十名家人、长工准备夏种。他万万没有想到稻田养鱼比他想得复杂的多,别人家的秧苗都插了一半了,他这里的稻田还没准备好。他一边手忙脚乱地安排人先插秧,一边忙着去招短工,可是现在正是农忙时节,短工也不好找。待刘青石和刘雨儿发现不妙时,夏种时节已经快过了。

    刘雨儿无奈,只好向滕青求助。滕青匆匆赶回刘家圩查看,立即通知刘青峰停止所有开荒工作,林东海带着开荒庄的佃户连夜赶回刘家圩。刘青海得知消息也和林子文带着祥和田庄的佃户赶来。

    滕青带着刘雨儿将人分成几组,刘青海、刘来安、刘青山和刘青石带着人赶插秧苗,林东海父子带着家人、长工赶造稻田。庞先生让书院干过农活的孩子过来帮忙,刘大山也将护院都放了过来。里正得知消息也动员村里人帮忙。一时间村里所有能下地的包括妇人孩子都出现刘家稻田。数百人忙得人仰马翻,终于完成了这千亩稻田的耕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