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主母的考量-第2/3页
春瑛一听就知道自己又过关了,忙笑着应声而去。
卓氏转向婆婆:“母亲,您看这丫头……”二老太太叹了口气:“看来她的婚事是真不能改了,你也别多事,我看她对这桩亲事是十分愿意的。商人虽身份差些,与她也算匹配了,若将来他家日子不顺,咱们提携一把就是了,也不枉她服侍我一场。”
卓氏低声道:“虽说是母亲宽厚怜下,到底她没福气,媳妇儿原本打算要留下她的。老爷身边也有几个后生,模样儿才干都好,年纪也相当,若是成了。她就能在咱们家长长久久地服侍了。我看母亲对她是真喜欢,她对其他丫头也很和善,难得的是从不跟人争闲气,若敦哥儿与雅君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她也会悄悄儿提醒一声。这样的人平白放了出去,媳妇心里实在有些不甘心。”
二老太太摇头道:“她自己已经拿定了主意,你别多事,以为是为了她好,却平白招人埋怨。咱们虽是主人家,底下的奴仆也难免有自己的想法,你要人甘心听你使唤。就别太过自作主张,要叫人真心敬重你感激你才是。”
说到这里,她压低了声音:“我平日冷眼瞧着,春瑛这丫头是个不甘心久居人下的,倒不是她有心攀高枝,而是早就打了出去成就家业的主意。难得的是她并没有为着这个,便打着我的名号在暗地里敛财,或是给自家人谋好处。她与府中各处人等结交,也只是请托人帮着捎信给家里,或是买些针线纸笔而已。我本来也有几分生气,她为何就总想着外头?但她服侍我倒还算用心。仔细想来,她姐姐嫁到了外头的殷实人家,听说日子过得很好,她多半是因此才有了那个想头的。这倒不是坏事,虽然不能叫她插手要紧内务,但这样的人没太多私心,负责教导小丫头却是极好的,放到哥儿姐儿身边也叫人放心,有那明面上的事,也可教给她去办。我这里没事时,你尽可把人借过去,暗暗提点几句,让她见见世面,等她将来成了一家主妇,明白你的恩典,必定感激你。”
卓氏有些吃惊:“母亲难道是指……”
二老太太点点头:“咱们家虽是做官的,但也不能事事靠着族人亲眷帮扶,若遇上有才干品行又好的人,便抬举抬举,不管那是官家还是商人,或是举子书生,哪怕是再平常不过的老百姓,都有他们的用处。在我们不过是几两银子几句话的小事,在他们兴许就是再生之德了。你想想,你们老爷身边的涂先生,若不是当年落魄时受了咱们家的恩典,又得你夫妻做媒娶到了心上人。怎会十几年来不离不弃,帮着你们老爷立下许多功劳?这春瑛丫头的未婚夫婿,虽咱们不曾见过,不知根底,但看春瑛的为人,就知道他不会太差,哪怕是真不成器,咱们也吃不了什么亏,若是个好的,又有些根底,将来说不定能帮上忙呢。”
卓氏心中疑虑,但也知道婆婆比自己处事更周到,经历过的大事也多,既然她这么说,就定有她的道理,便答应下来。
离开时,卓氏特地叫了松颐院的一个管事婆子,问了一些春瑛管理老太太库房的详细情形,听说她订了一本登记簿,有些好奇,便命人拿了来瞧,只见登记簿上头用朱笔画了许多细细的横竖线,做成表格,把老太太每日用的衣服首饰,哪一件在何时何地用了,何时归还,谁经的手,哪件衣服送洗,谁接的活,哪件首饰送去修理翻新,又是谁送去的,送去了哪家铺子,样样细节都记录在案,哪个环节出了差错,一看便知。卓氏不由得暗暗点头。
这些琐碎小事,通常都靠大丫头的记性,若是遇上细心又记性好的,诸事一问便知,主人再轻松不过了,但若是遇上粗心大意又忘性大的丫头,一问摇头三不知,丢东西还是常事,最怕的是底下人欺上瞒下,从中谋利。象春瑛这样做成册子的,她还是头一回见,一来丫头们未必识字,二来就算识字,也未必想到要记下来。春瑛这么做,将来就算离开了,别人要追查,只要翻看册子就行了。
想到这里,卓氏又想起了婆婆的话。看来这丫头果然是没多大私心的,不然这样的事,她做成人人都能拿到的册子做什么?哪个大丫头不是想着要众人都知道自己的好处?最怕的是叫人觉得没了自己也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