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少爷的盘算-第2/3页





    “在说什么呢?”路有贵从门外走进来,“饿死了,饭可好了?”

    春瑛忙跑到厨房把给他留的饭菜端出来,道:“还热着呢,汤有些冷了,我去烧热些,爹先吃几口饭垫垫?”

    路有贵匆匆扒拉几口饭,待胃里好受些,才开始跟妻女说起今日在外头的经历,又抱过儿子哄他吃菜,忽然想起一件事:“对了,姑太太进了京,正在府里休养。她身边的青姨娘叫人传话,说她想见见从前屋里侍候过的人。你过两日递个话进去吧,我从南京一路跟她们回来,于情于理你都该去请个安的。”

    “我正想去呢!”路妈妈忙道,“我还捎了信给卢家的,叫她快进城,和我一起去。从前咱们跟青鲛可是一处当差的姐妹。如今青鲛都成姨娘了……”她叹息一声,“这一眨眼,就近二十年功夫了……”

    她径自在一旁回忆当年,春瑛挨近了父亲,小声把小伍来过的事说了一遍,着重描述了他的“古怪”之处,又问:“爹,我觉得小伍哥好象有什么特别的用意,你觉得呢?”

    路有贵慢慢地低头吃饭,淡淡笑了笑:“你管他有什么用意?总之……不会是歹意就行。”

    与此同时,在侯府大少爷李敬的院子里,小伍正向李敬回禀自己观察的结果:“……东西大半是从前用过的旧物,新的家俱也不甚贵重。小的曾看过他们夫妻住的屋子,除了窗子是新糊的,多了一个新的衣箱,就只是添了一床新被。他两个女儿的屋子,小的没能看清,但从窗外望进去,也多是旧家俱。照这么说,外人传说他们家发了财,倒不大象。路家婶娘头上倒是添了新的赤金首饰,小的在杭州曾亲眼看见路大买下它,记得价钱是一两五分银子。”

    李敬沉吟片刻,又问:“你可打听过,是谁传说他家发财的?”

    “说这话的人也多,但都是从前跟他家一个大院的马家媳妇传出来的。听说那马家的常跟路家的女人来往,还老是在他家蹭吃蹭喝的,平日里也常借他家的势,占别人的便宜。不过路家的除了有时候说话张扬些,倒没干什么不好的事。她家小儿子年纪还小,因此她平时不大出门,跟别的媳妇子来往也不多。”

    李敬挥挥手,小伍忙下去了,心里还在回想自己的话有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希望不会给路家人带来麻烦。

    李敬坐在桌前沉思,荆氏静静地从后间转出来,将一碗参茶放在他面前:“才泡了参茶,已经出了味儿,你多喝点补一补吧。”丈夫下江南大半年,就瘦了一大圈,她实在是心疼。

    李敬笑笑,接过茶碗:“孩子呢?已经睡下了?”

    荆氏嗔了他一眼:“睡下了,都是你!陪他玩了这半天,他小小的人儿哪里受了住?自然累得慌。”

    李敬笑道:“这么久没见儿子,他都认不出我来了,我当然要多陪陪他。”说罢一口饮尽参茶,又拉起妻子的手:“也要多陪陪你。”

    荆氏红了脸,瞥见前院的丫环们正聚在廊下做针线,虽隔得远,也不知道会不会听见,便啐了他一口,挣回手来,往旁边挪了一张椅子,扯开话题道:“方才你叫小伍去打听那路家的情形,究竟是个什么意思?”

    李敬斜瞟她一眼,微微一笑,直笑得她脸又红了,才正色道:“我只是想打听清楚那路大一家的为人罢了。若不是阴差阳错,他本该是在我手下办事的,如今却平白叫太太得了好处。我原想着,没了就没了罢,本来就是看在他是路二哥哥的份上,才抬举的他。可在南京相处了大半年,我倒觉得他是真不错。做事实心周到,人也老实,虽是平安手下的,倒从不避着他兄弟,对姑母一家也是真心的好。我手下正缺人手呢,这样的人叫太太占了去,岂不可惜?他与路二又是亲兄弟,打断骨头连着筋呢,若能想法子叫他到我这边来,岂不大善?”

    荆氏担忧地道:“太太怎么肯呢?我听说如今平安待那路大不错,他家两个女儿,一个是老太太屋里的,一个原是三弟身边的人。只怕是拉不过来的。”

    “这可就难说了。”李敬微微一笑,“他家里人虽不如他精明,倒不是笨蛋,他老婆除了张扬些,就没别的短处了。他大女儿暂且不说,小女儿的差事却是可以变的。至于路大本身……跟着平安是不错,可平安那样得太太重用,总会升上去的,换了别人来管辖,路大这样的老实人,哪有不被人欺负的?到时候……亲兄弟总不会不管他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