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义绅-第2/3页
而杜员外和他的弟弟,鄂州司法参军杜兆财,也被绑的粽子一样,跪在前厅中。此时的二人,如何还不知道今日大祸临头?尤其是杜兆财,往日动辄将这蒙古奸细的帽子扣在别人头上,谁想今日,这抄家灭族的大罪就摆在了自己眼前!
贾旭自始至终端坐在那里未曾挪动,此时看着惶惶然跪在面前的二人,笑着说道:“你看看,你看看。我就是想来好好的谈个买卖,却搞成现在这般样子,多不好呀。”
杜氏二兄弟也顾不上别的,只是哭着磕头,脑袋撞的地面咚咚直响。“下官(草民)有眼不识泰山,冒犯了公子,求公子大人有大量,饶了我等。”
“不至于,不至于,什么饶不饶的。咱们是谈买卖嘛,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买卖不成,仁义在嘛。”贾旭继续说道:“军务紧急,我也不想再多耽搁,现在只最后问杜员外一句,这十万石粮食,你是借与不借呀?”
“借!借!”杜员外赶紧答应,然后转头看了一眼杜兆财,发现杜兆财正怒瞪着自己,忽然福至心灵,急忙改口道:“不不不,不是借,是送,是送!值此国难之时,草民也想找个机会为国解忧,今日心甘情愿,送十万石粮食给公子!”
贾旭笑着摆摆手。“可不是送给我哦?”
杜员外马上又磕头告罪:“草民糊涂,草民糊涂!不是送给公子,是送给我大宋官军,送给我大宋官军!”
贾旭摇摇头说道:“不,你领会错了。我官军粮草充足,还远没到跟你们这些城中士绅打饥荒的份上。可城中百姓却很是艰难,如今粮价飞涨,多少人家已经是食不果腹、朝不保夕。我的要求很简单,也不要你白送,只要你杜氏在城中的粮铺,以围城之前的粮价,斗米百文,将这十万石粮食卖出去,平抑城中物价,解小民倒悬之苦,不知你意下如何啊?”
“没问题,没问题!”除了答应,这杜员外还有什么选择?
贾旭却还是不放心的继续嘱咐道:“杜员外,我大宋重视商贾,商人逐利,本来没什么。可这钱,什么时候能都赚,也永远赚不完。这个当口,你要把好事办好,可不要跟我玩什么左手倒右手的把戏。”
“请公子放心,草民一定把事情办好,一定把事情办好!”杜员外不停的答应着,一边的杜参军也赶紧说道:“除了这十万石粮食之外,草民还会让家兄,额外拿出一部分粮食,在城中各处搭棚施粥,与城中百姓共度时艰,就算散尽家财,也要为丞相大人、为公子分忧!”
“如此最好。”贾旭终于从座上起身,对左右说道:“你看看你们,将两位忧国忧民的义绅绑成这个样子,成何体统?还不快给他们松绑?”
左右上前割断杜氏两兄弟身上的绳索。此时贾旭又再说道:“其实我此次来,还另有所求。不过所求之物不在粮铺,而在你家后宅。”
刚被松绑的杜兆财心下猛的一惊,旋即大喜。原来这位公子哥求的是这个!要是杜家能借此搭上贾丞相的关系,简直是再好不过!
有宋一代,园林之风盛行,尤其是文人士绅,无不在自家后宅兴建园林,稍有余财,便四处搜置奇珍异宝、花草鱼石,置于园中,造精致景观。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极富诗情画意。文人之间,常常三五好友相邀游园,或吟诗填词,或饮酒绘画,引为快意之事。
杜家作为城中数一数二的豪富,后宅之中自然也有个城中数一数二的园子。此时的杜园之中,秋风瑟瑟,拂动树梢,黄叶纷飞,在朝阳照射下烁如金海,美不胜收。
树下曲径通幽处,站着一名女子,身穿散花水雾绿草百褶裙,披着翠水薄烟纱,头上斜插脂玉龙凤钗,肩若削成腰若约素,肌若凝脂气若幽兰,眸含春水清波流盼,一颦一笑惹人心魄。此女便是杜员外的孙女,香名冠绝鄂州城的杜家小姐,杜韵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