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刺绣图(番外)-第2/3页



    小少爷生母是在丰远县的土地庙里成的精,和当地土地自有一份香火情在。当初他安排小少爷回去,就是想借着这份香火情,让土地监督小少爷的监护人照顾好他。

    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副本里时间流速和外面有差别。

    池饮离开这个副本也就一年多不到两年的时间,但是副本内,却已经过去了小十年。

    想来小少爷已经从一个六岁的小豆丁,变成了十来岁的翩翩少年郎。

    古镇石将小孩养得很好,起码池饮一路走来,从周围居民的嘴里打听来的情况是这样。

    “您说的是古家吧,那可是咱们县上一等一的人家。甥舅俩长得好,脾性又好,为人最是古道热肠,谁家有难过的坎,只要不是那些说出去就让人觉得脏嘴的事儿导致的,穷苦人厚着脸皮张嘴求上门去,古员外没有不帮的。”

    池饮走着走着有些渴,恰好见到路边有卖梨子的,便停下来买了个梨子,顺道同那卖梨子的老农打听消息。

    老农做成了生意,也乐得和客人聊天。况且对方问的又不是什么秘事,他当即便滔滔不绝了起来。

    “他家做生意都比旁的人家实诚。”

    “好比米店,同是一斗米,旁的米铺要么是新米里掺着陈米,卖出新米的价儿来,要么是平平的一斗给你。不像是古家,新米是新米的价,旧米是旧米的价,从不胡来。卖米的时候,一斗米也都堆得直冒出尖。”

    “逢了灾年,其他店恨不得翻十几倍的价,卖得越贵越好。古家的粮店虽说也涨价,却只是略涨些,并不过分昂贵。更不用说他家每年都施粥义诊,救了不知多少百姓。谁人提起不夸个好字”老汉竖起大拇指,忍不住频频夸赞。

    “灾民多的时候,忙不过来,就连古家小少爷都帮着在街头施粥呢。”

    “也是好人有好报,古老爷虽说不曾娶妻生子,但有外甥承欢膝下,小少爷又聪明懂事,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嘞”

    “小小年纪就已经是秀才了,听说还是考最好的那几个,拿的是那什么禀,对,禀生的米粮,秀才公里的秀才公现在在县学里上学,听说火候已经到了,准备下场考举人呢,没准今年下场后,秀才公就变成举人老爷了。”

    “十四岁的举人老爷,你说这多罕见”

    “也就是门不当户不对,我家闺女儿虽可爱,和那小少爷比起来,颜色上却也不足,否则早找媒人上门说亲去了。”

    “嗐,老汉啰嗦了,和您瞎叨咕了这许多。古府就在县学附近,您往前走,过两条街就是了。”像是意识到自己说多了,老汉不好意思地搓搓手,给池饮指了个方向。

    池饮去古府的路上,经过县学。刚好碰到县学下课,不少穿着学子服的书生走了出来。

    “先生”

    “先生,真的是你”一个小书生慢悠悠地提着手里的书囊才出县学大门,一眼就看到了前面的人。

    背影眼熟,走路的姿势更眼熟。

    完全就是梦里经常看到的那样。

    虽然有土地爷爷和古镇石在,他并不算是无长辈依靠。两位长辈即使都不是人类,却对他极为呵护,可先生在他心里是不一样的。

    少年单手撩起衣摆,不顾仪态飞快地往前跑去。直到看到行人正脸。

    熟悉的面孔映入眼帘。

    小少年一下子呆住,他鼻子一酸,愣愣地看着池饮“先生你终于回来看我了”

    说着又怕眼前的人消失,小少年急急忙忙松开自个的下摆,伸手去捉对方的衣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