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潮流不可挡-第2/6页





    杨冲锋脸上的笑容变得更多,看着对面的人,最后将目光落到两个厂的领导那一团。就看见那些人急急忙忙地低下头,脸上有着惶恐之色。看一遍,所以的人都等着他看他怎么说。“酒厂改制,引进资本,目的是将酒厂盘活。你们虽然不是酒厂的工人,但都是酒厂的邻居,对酒厂也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我也提一个问题,目前酒厂没有关闭,原因是什么你们知道吧。”

    “知道,那是县里拨钱养着,要不还不是和我们一样下岗?”人群里就有人说。

    “你们消息还是很灵通的,”杨冲锋说就有人善意地笑,“县里之所以选择酒厂,将他们养着,那也是基于两个原因。一是酒厂还能够创利,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可以将酒厂的百多号人养活;二是这样维持着,总比让他们都下岗,给县里的压力要小些。如今,县里选择酒厂进行改制,那也是因为酒厂有着他们的优势,这些优质资产要是有足量的资本,就可以充分激活,发挥出效益来。要想有好的效益,就得有大的规模,酒厂要扩建,征用你们两个厂就是必然要做的事。”

    “改制后是不是变为私有财产了?”有人问。

    “国家政策上的事,我们在这里讨论的问题,早在几年前专家和制定政策的相关部门就讨论出结果了。你们可以到网上查找,也可以将几年前的党报翻出来看。这种争论在这里就没有必要,我只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杨冲锋说着,将国家大计搬出来,那些人哪找到什么道理来反驳?“八三年时,我那是很小,但我也记得一些事情。当时,在农村里进行分田到户,也是阻力重重,观念一时之间难以从生产队大队公社的观念转变过来,变取了一个名,叫承包到户,后来又提出,农村土地承包三十年不变。实际上,到现在为止,农村那边的改革已经深化,没有人再担心土地承包的回收。但土地是不是就私有了?没有。同样,工厂引进资本将厂做活,创造出利润来,利税也是国家的,只是经营的方式不同。我们柳市地区对改制转轨才要尝试,但发达地区这几年就探索出一些经验来了。”

    公有私有之间的讨论,本来就不是底层人能够说得清楚的,杨冲锋也不会纠缠这样的问题来说。

    “那县里对木器厂和肉联厂征用后,我们岂不是没有厂了?今后我们怎么办?”另一个人将喇叭抢了过去说。杨冲锋见这个问题提出后,不少的人更家关注起来。知道这才是他们到这里的根本原因。

    “今天大家来政府里,是不是主要想知道这事?其实,你们平时都可以过来问的。不过,今天大家约着一起来,我就可少费些精神,只要说一遍可省很多事。但是,话说回来,今后我更欢迎你们到位办公室问也欢迎大家随时碰到我时都可以问。”杨冲锋说着,下面的人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杨冲锋平时对下面的人态度一直都好,没有人出来驳斥他的话。

    “好,我就将县里的政策给大家讲一讲吧。”杨冲锋接着就将县里计划征用那两块地,怎么样补偿,怎么样将分流的工人进行安置,这些早就宣传过了,只是没有人太注意。和银河天集团的合约没有签下来,那具体的办法也不可能就很详细地给两个厂的人说。这时可将更具体的操作说给工人们听。

    “我先就看了看,你们里面有好些人都熟悉,一个是去年在这里听过我给全县的分流职工许下的承诺吧。一年之内,要将全县的分流职工安置好,我们县里的县情和柳泽县没法比,但我们会尽力,不让我们的工人太受委屈。困难大,也要请大家谅解。酒厂改制就是其中重要一环,酒厂扩建了,就要工人,我们就可将分流职工安置下来。当然,具体怎么样安置,还要同合作方进行商讨。大家还有什么问题?”

    工人们议论一阵后,杨冲锋见那架势是想散了,却都注意到两厂的领导们,等他们发话。杨冲锋装着不知道,说“朱书记先就给大家准备好了午餐,虽然只是一个人一个盒饭,那也是领导对我们大家都关心,要是没有什么问题,领盒饭后就请各自去忙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