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娶嫁-第3/5页





    刘跃进站起身来,“县长、主任,各位领导,彭主任是我一直最尊重的领导,我尊重他就因为彭主任对工作的态度和对人民群众利益的发自内心的关心,任何工作都是从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这种崇高的情怀让我们这些后辈尊重、也警醒着我们。”先表了这态度,刘跃进看了看李耀强和彭绍敏,见两人水泼不进的样子,知道自己这番说词不一定有作用。

    “彭主任,对植物油厂项目建设的不少人都提出来这样或那样的质疑,却没有一条像自然这样有高度概括性和直指本质。确实,解决了这些方面的问题,也就将植物油厂在我县建设的前景,完全描绘出来。”接下来刘跃进就将彭绍敏提出的四点质疑,一一地进行解答。

    县里对投资商的优惠政策,凡是建厂的都会提供土地,进行规划,并在税收等方面进行倾斜性减收或者免收。所获税款,可以考虑通过其他途径折返给商家;建立植物油厂所需的资金,都是商家筹备,无需县里做任何承担,也就是说县里没有任何风险。而销路问题,厂家早在最初规划是,就将百分之六十的产品出口国外,按厂家的规划,五年之后,柳泽县的植物油厂将成为全世界最有价值的植物油厂之一。

    说到柳泽县目前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的经济作物栽培,和植物油作为发展问题,刘跃进说到,“这并不冲突,果林里也可夹种油菜等,大量的稻田可在秋收后,紧接着种植,对土地充分利用,会得到更多的收益。山坡开发茶油栽植将更丰富经济作物的发展。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想象,柳泽县在一两年后,或五至十年里,我们县的乡镇农村将是什么样的一派繁荣景象?”

    接下来还有很多问题,但一经统一了思想认识后,剩下来的讨论就轻松了,属于技术性范畴。首先是植物油厂的厂址问题,按照厂方老总高占远,想在城南区划一块地去。在城南建厂更加能够体现柳泽县政府的英明决策,也使得植物油厂更具有影响力。但吴德慵一开始就反对,理由是城南要作为居民小区或商业用地,要是一座厂建筑其中,对今后的规划影响太大。

    城南区大片土地,而且已经规划了一部分,只是弄得乱糟糟地,县里没有能力继续开发。前一两年还没有什么招商引资的概念,现在,全国各地都有样板可循,想在城南划出一块来,李耀强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位于公路边的碗厂,那里离县城也近,地势也不错,虽说地方小了些,要是向外再征一些地,一座一定规模的植物油厂还是能够容得下的。刘跃进提出这设想后,李耀强没有及时肯定,要让大家充分讨论后,才能由他来定论。

    李耀强、彭绍敏、刘跃进、郑志强等人早就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反复讨论,统一了观点后,才会提出来,将可能引发的各种质疑也都预期做了些准备工作。这时候,哪个该怎么说都是有默契的,等统一了思路后,才能给县委进行汇报,再经县常委会讨论后,就成了集体结论。

    这样的结论,有功绩那是最先提出来的县政府的功劳,要是有过错,那是集体失察。就不必有什么人来具体承担,当然,实际情况远比这样要复杂,一旦有了什么责任,总会找到相应的人来担着。这些自然是斗争后的结果。

    走出县长办公室,刘跃进就往自己办公室走,没有表现出一丝兴奋,但关上办公室门后,那拿着会议记录的手,还是一些控制不住地轻微抖动起来。刘跃进和刘兴国虽然不是一个乡的,但两人的上辈人却是一个家族中的兄弟,县里没有人知道他们两人的关系。在高占远和刘兴国觉得到县里来办厂时,刘兴国就找到了刘跃进,要他帮忙推动这事。

    刘跃进觉得高占远和刘兴国到县里来投资建厂,本来就利县利民的事,弄不清楚县里专门会有这么大的阻力。按他的想法,县里应该更积极些主动些,以免这样的厂给柳市争了去。幸好刘兴国和高占远两人也铁了心将厂放在县里,只是摆脱他帮多争取些优惠政策。总算不负所托,高占远曾经私下说过,要是刘跃进帮促成了,植物油厂建立起来后,刘跃进将会获得1%的干股。这点激励目前看起来不多,但五年后或十年后,那就是千万的优质资产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