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零章 寺庙地宫



    梁东在和胡枭聊天的时候,全力展开神识,对这里进行探索,你还别说,这个古寺曾经还真有个地宫,不过规模非常小,就在地平面一下10米的位置,大约有4个立方左右,里面基本上空空如也。

    说到地宫,在中国是比较普遍的,地宫的做法也并非佛教传下来的,而是结合了中国民俗丧葬的“入土为安”的传统。所以通常大的寺院都有安排僧人去世后的处所,而且一般分别为二种形式,一是火化,这是采用最多、最普遍的方式,包括释迦牟尼也是如此;二是装缸(这是僧人在修行中预知自己有可能修成正果,特将身躯留下作为给世人教育的工具,故在临终时交代弟子将其身躯装入一底部有孔的大缸,周边塞满木炭,存放三年再行打开,若身体未腐烂则代表修成正果,弟子便会漆金保存,称为“金身”。

    因此,火化完的骨灰如属高僧大德,则单独修塔存放,名为“舍利塔”(如少林寺的塔林);如属僧人和居士,则修塔一起存放,名为“海会塔”。您上面提到的地宫做墓地,正是民俗的丧葬“入土为安”结合海会塔的综合产物,安放骨灰,蒙佛保佑。

    早期的塔舍利放在塔刹,南北朝渐兴在塔下埋藏舍利。最初只是将放有舍利的宝函直接埋于地下,以后逐步发展为建地宫埋藏宝函。安乐寺作为远近闻名的古刹,地宫应该是有的,也正好被梁东发现了。

    着个时候,梁东突然间对着胡枭做了一个手势,胡枭眼睛一闭,整个身体就软了下来,顺势就倒到了梁东的怀里,梁东看着他笑了笑。

    “睡一觉吧,着段时间我看你也压力巨大”梁东说到,就将他直接收到专属空间里面,顺着自己的神识,梁东很快就找到了地宫的位置,在心里对母巣进行了召唤和下达指令,不到两分钟一头野猪一样大的生物就出现在了梁东面前。

    这头生物就是梁东要求母巣建设普通挖地兽,梁东也二话不说,直接下达了指令,只见这头野兽的前掌突然间就出现了密密麻麻的爪子,直接就对地面进行了挖掘,挖掘的速度很快,10米的距离,不到五分钟就完成,很快这头野兽就钻了出来,身后留下了一个圆圆的光滑的,可以容纳梁东出去的小洞。梁东满意的笑了笑就将野兽收起。

    对于地宫,梁东也是刚刚做了一点知识了解,正常来说,地下宫有一道石门,隧道有三道石门,构造形式和关闭的方法皆相同。每道门都是二扇,用铜包裹门枢,按在铜制的坎上。在门坎的平行线内面汉白玉石铺成的地上,紧挨着石门下角里面,凿有两个约有半个西瓜大小的石坑;对着这两个石坑里边约二尺之地面上,也凿有两个浅坑(仅是两个凹舀),并在这深浅坑中间凿出一道内高外低的浅沟。

    另外每扇石门都预制好西瓜大小的石球一个,放于石门里面的浅坑上。当奉安(下葬)礼成、关闭石门的时候,二扇门并不合缝,中间离有三寸空隙。然后用长柄钩从石门缝伸进去,将浅坑里的石球向外钩拉,这石球就沿着已凿好了的小沟滚进了门边的深坑,合了槽,恰好顶住了石门。从此,除非设法破坏,这石门就不能打开了。

    但是刚才梁东对安乐寺下面的地宫进行了扫描发现,这个地宫,其实就是一个地穴,什么机关都没有,让梁东觉得自己临时抱佛脚学来的知识一点都没有用到。

    梁东也想到了,安乐寺虽然是一个古刹,但是位置不在中原,也没有皇家的敕封,能为自己寺院的高僧修建一个地下10米的墓穴已经不错了,梁东也懒得纠结,自己一个纵深就跳了下去,就像自己小时候座滑滑板一样,很快就滑倒了地宫里面。

    梁东随手丢出一个夜间灯,订在墓穴的四周,整个墓穴马上就变成灯火通明,一切都看的清清楚楚,里面按照中原的制式,放置着两个舍利宝函,梁东并没有动,在宝函的边上居然还有一个木盒,梁东好奇的将木盒打开,里面原来是由好几层的油补和丝绸包裹的一本书,这个书居然是寺庙的寺志,梁东看了看,和自己了解的东西差不多,只是细节更加丰富,其中还包括了寺庙的一些重要事项和周边发生的一些大事,如果研究地方志的专家看到这个肯定会奉为珍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