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进展还是圈套?



    下午的太阳还挺足,就是这四处乱刮的风比较扰人。李二莲用围巾把脖子、脸上下裹了个严实,两只手踹在袖子里,若是忽略掉短小的身材,便活像九十年代挎着编织筐出去买菜的家庭妇女。

    小孩子筋骨还不结实,走上两步便酸累,李二莲不得不让赵大宝抱上她,两人往衙门口走去。

    还以为要等上一回儿,没想到张翠珠早早便出来了,正坐在衙门前的石墙下等着她们。

    “婶子,周知县怎么说”李二莲迫不及待地从赵大宝胳膊上滑下来,上去便问。

    张翠珠神色很轻松,说出的话更让人高兴“没想到周大老爷这么好说话,我只道明了来意,他直接就答应了,让我告诉你们下午酉时之前来见他。”

    这确实也太容易了,李二莲都有点不敢相信了。

    “那我现在就去”;李二莲风风火火地就要进衙门里去。

    张翠珠和赵大宝一把将她拽回来,赵大宝说“你去怎么行,咱回去找大郎或者你三叔去。”

    李二莲再次恨起了自己这副小身躯,好生感谢了一番张翠珠,又让于长城赶车将张翠珠送回,她便和赵大宝回了食肆,将周知县同意见他们的事告诉大家。

    李宗继道“我去”他现在很有做大家长的自觉。

    李叔畦却不放心,李宗继阅历太少,难免会让有心人糊弄,得有个得力的长辈跟着才行,于是商量过后,便由叔侄俩一起去拜见周知县。

    穿过两座假山水池,拐过月亮门,来到一处植有矮松的清幽院子,便见周参周知县正在屋檐下喂他那只浑身雪白的海东青。这东西只在千百里之外的草原绝壁上才有,周参不愧出自大家族,连平日里的玩物都稀有名贵。

    下人禀告了周参,说李仲园的胞弟和大儿子来了,周参只拉着长音吐出个“嗯”字,便视旁人如无物般继续仔细地喂他那鸟。

    下人冲李叔畦二人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又叫他俩在院子里等候,便自去做别的事去了。

    等了大概有半柱香的时间,眼瞧着周参喂完鸟又逗鸟,那海东青犀利的眼神不住地在李叔畦二人身上逡巡,可那周知县却有意晾他们,不回头瞧也不招呼。

    李叔畦对此倒没什么感觉,在他眼里,当官的都这样,说话做事总要压人一头才能显出自己的官威来。再者,这般晾着人,让人等得焦急或没了分寸了,这些官才能顺势捞到更多的好处。

    这一套伎俩或许对同样当官的人没什么大用,毕竟都搞这一套,谁还不清楚谁的花花肠子吗不过对于老实本分的农户人或小商贩来说,面见上官本就很考验勇气了,再被当官的官威一慑,不夸张的说,当场腿软跪地上的都有。

    李宗继与李叔畦不同,他不害怕也不腿软,受到这样的冷落,在他这种初生牛犊眼中看来,便是这贪财无良的周知县把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连基本的待客礼仪都不守,摆明了是看不起他,若非今日是

    来求人的,他当场便要翻脸发火,闹得这知县衙门鸡犬不宁才罢休。

    就在李叔畦悄悄去拉李宗继的衣摆让他控制好情绪的时候,与海东青“难舍难分”的周参终于转过身来,站在台阶上,背着双手开口说道

    “你们几次三番找人来衙门里求见,也算是锲而不舍,亲情可嘉。本官初时不见,那是因为李仲园蒸馏厂子私酿粮酒的案子还不明了,不想受到无谓的干扰,影响本官对案情的判断。为父母官者总得秉公自持,稍有偏颇便是对所辖百姓的不公,望你们能够体谅本官的难处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