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滑冰车



    不知李仲园和李陈氏是怎么与魏郑氏商量的,总之魏郑氏没再提李大莲和魏秉武的婚事。

    临走时,李陈氏让李二莲拿了许多自家做的小吃和高度酒,又装了一袋白面、一袋大米以及家里最后剩下的那两斤五花肉一并放在牛车上,由李宗继赶着车将魏郑氏送了回去。

    晚上,李陈氏和李仲园将李大莲叫到前院正屋说话,李陈氏对她说

    “闺女,你和魏家小子的亲事是打小定下的,娘知道你现在长大了,什么事儿都喜欢自己拿主意,可能不大赞同爹娘当初的决定,不过咱既然都答应人家了,就不能背信弃义,何况你魏叔现在刚刚去世了,魏家家道中落,母子俩生活困难,咱家就更不能跟魏家退婚,不然你爹你娘就没法在村里做人了。”

    李仲园坐在窗台下佝偻着背,终究不忍心看着自家闺女嫁过去受苦,便说“他娘,咱也甭难孩子,大莲要是真不乐意,我就豁出这张脸面去跟魏家弟妹说,咱不结这门亲了。”

    李陈氏叹了口气,李大莲却没爹娘想得那么多,便说“爹娘不必为我操心,亲事是早就定下的,哪有无故悔婚的道理,女儿都懂的。”

    她这么一说,李仲园和李陈氏就更觉得对不住她了

    ,想想魏家那冬天漏风夏天漏雨的屋子,自家闺女嫁过去指不定怎么受罪呢。

    李大莲又说“只不过女儿还想多在爹娘跟前留上几年,不想这么早就嫁了人,爹娘可要与魏家婶子好好说说,咱两家的婚事不着急办。”

    李氏夫妇哪还能不答应,闺女这么懂事,真叫做父母的心疼。

    又过了两天,一直都是艳阳高照的天气,街上厚重的积雪开始融化,村子里像是发了河,潺潺的水流源源不断地从雪堆里流出,顺着地势由东向西,最后都汇集到村西头的低洼地里,形成了一大片临时水塘。

    因为融雪,这天儿便越发的冷了,明明头顶上大太阳明晃晃地照着,可一旦出了屋子,接触到外面的冷空气,就算穿着三层厚棉袄外加一件羊皮衣,那冷风还是嗖嗖地往骨头里钻,打个哈欠都能在嘴皮上冻上两条薄薄的冰晶。

    也因为着实太冷,雪水流着流着便在半路上冻结起来,家家户户门前屋外都成了溜冰场。这种时候小孩子们最开心,一个个穿成个棉花蛋儿在街上打冰出溜、滑冰车地玩得不亦乐乎。

    李宗继在弟妹的纠缠下给李二莲、李宗延和梁雨川各做了一个冰车,车身用的是李家扩充房子时替换下来的门板和衣柜板子,下面各钉了两根长木条做车底座,每根长木条上又装了一根光滑的粗铁条,以便冰

    车能在冰面上滑行的更畅快。另外还有两根装了木把手的铁锥子,俗称叫做冰把,坐在冰车上时便可用冰把扎到冰面上助动滑行。

    前世,北方的某些游览体验项目中似乎也有滑冰车这种活动,不过李二莲没有玩过,她一见到那尖尖的冰锥就害怕,小孩子们没有分寸,万一玩的嗨了不小心扎到旁边的人,那可眨眼间就能见血。

    但是李宗延向她再三保证,滑冰车非常、十分以及极其地好玩,硬是拽着李二莲和不怎么感兴趣的梁雨川加入了滑冰队伍里。

    一到街上,满世界都能听到小孩子们叽叽喳喳的笑声,李二莲怕冷,便把鼻子额头全都用围巾围了起来,原以为自己这样已经很过分了,没想到村里的孩子比她裹得还严实。

    花花绿绿的大棉袄配着各种形状的老式帽子,再搭上棒槌一般的厚棉裤、婴儿枕头一般的厚棉鞋,另外还有那码数明显不合手的大手套,放眼望去,整个就是一幅“棉花球滚街图”,热闹地让人不忍直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