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回鄂州-第2/3页





    “那这样,我开个半价,只要大哥能从您岳父贾大人那要到一半物资粮饷,我保证待您走了再告知他们您是去了鄂州,若是他们不问我就必然不说。若是您连一半都要不到,小弟就不保证自己的嘴是否漏风了。。。”

    王三似乎也知道刚刚有些过分了,但他似乎就是要过分,假模假式的思索一番,有些不甘心还略带胁迫的说道。

    石斌心中其实认为如此也不错,贾似道虽然贪婪成性,但是却不是个吃独食的,对贾玲和石斌算是非常大方,这事情多半能办成。

    再说即使办不成也没事,空口无凭,大不了他到时候不承认与王三说过此话就好。虽然猥琐点,总比在贾似道面前弄得颜面尽失要好。

    “大哥是不是以为空口无凭,办不成也没事?”王三突然笑道,“办不成的确没事,事情也确实不在急上。但大哥似乎忘了一件大事情。。。。。”说到此处,王三却又闭口不言了。

    “忘了一件大事”?石斌只知道这次去肯定会得个大红包,却没想过漏算了什么。按他的想法,该算的似乎都算到了,不差什么。

    “大哥,您忘了‘人走茶凉’和‘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王三笑着说道。

    闻言,石斌立刻恍然大悟。的确,如今贾似道乃是湖广总领,总领湖广钱粮,孟珙尚要受制于他。如今已经是淳祐六年(1246年),再他过三年,到淳祐九年(1249年)就要迁为京湖安抚制置大使。

    职位是升了,但总领钱粮的权利却没了,到时候人走茶凉,新任总领肯定不如贾似道这么好打交道,这对石斌来说绝对是不利的。这次之所以不着急向贾似道讨要粮饷,不因其他,只因云鹏而已。

    莫非要他和贾玲每年给他生一个外孙?而要他三年之内就崛起也绝无可能,所以他还真得考虑考虑王三所言。

    思来想去的,最后不得不承认王三这是老成谋国之言,只好表示肯定会尽可能的多要些粮饷物资,只要里子不要面子。

    而刘县丞也不再满面通红,反而略带羞色,看来是因为刚刚对王三的嘲笑而让他感到耻辱。

    似乎只在乎石斌对此事的看法,待石斌表明态度后,他也不多留一刻,只是与刘县丞笑着对视一眼,转身便出了书房。这让刘县丞对王三又高看一眼,平庸之人自会开口抚慰,只有聪慧之人才会此视而不见。

    道理都懂,能如此做的却是少之又少,让刘县丞越发认为跟着石斌这帮人走是对的。

    石斌顺利的出了湘潭城,官道之上他只能将王三对自己说的话又说给了贾玲听,一边说着一边有些感到羞愧。

    首先是他提出不主动要物资粮饷,如今却又改了主意,主张必须要。如此反复无常,实在不是君子所为。

    仿佛早就料到这结果,贾玲只是淡然一笑,说道:“夫君不必计较,王三的话是对的。的确是‘人走茶凉’,‘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不过也不能像王三说的那么干,咱们还是得商议商议如何开口讨要。毕竟这是回家,不是去要账。”

    仔细的看着贾玲,越看越觉得她心思之细腻。看来是从自己晚回房了一刻钟就知道事情黄了。王三也绝不会无的放矢、无理取闹,定然会找出足够的理由将他说服,而贾玲此时若吵闹或者流露出不快便显得太过无礼,没品了。

    “夫君,你说咱爸会怎么应对咱们这次回家?”贾玲笑眯眯的问道,此时她似乎就成了一个挖墙脚的了。

    对于贾玲角色变化之快,石斌佩服不已,连忙说道:“依我之见,父亲大人肯定会先发制人,在咱们没开口的时候便将好处许出来,若是那样,咱们就只能被动接受,落了下乘。即使能再弄到一点,也不会很多,还会让人感觉我夫妻二人唯利是图,不知道孝敬老人。”

    话当然是这话,但既要不落下乘还得达到目的,在贾玲看来几乎不可能,因为孩子回家首先是向父母问安,所以从来都是父母先说话,也就是父母“先发制人”。

    若是孩子先说话就是没教养了。她虽然刁蛮任性,但这些规矩却也得守着,更何况已为人妇,就更不可能不守规矩任性胡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