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九章 技法还原-第2/3页





    此人正是尹傅的朋友左宏,别看他说话挺不客气的,实际从他略显激动的表情,以及微微颤抖的双手,还是能够看得出他此刻的心情如何。

    尹傅呵呵一笑道:“没办法,我这人有时是脑袋转不过弯来,要是能经常来找你喝酒,估计不会被人骗了。”

    左宏说道:“我这除了花生之外,可没什么好菜。”

    尹傅笑道:“花生下酒很不错嘛,你烧的酱香花生我这些年一直很想吃,我也自己试着烧过,每次都是不对味。”

    左宏说:“那是肯定的,我烧的酱香花香可是有祖传秘方的,哪是随随便便能做的出来的?”

    “那我一会可要吃个够。”

    “警告你,别把我家给吃穷了啊……”

    两位多年不见的老友相互开着玩笑,一开始还有些生疏,随着交谈的进行,他们之间的隔阂消散一空了。

    尹傅打量了一下四周,问道:“老左,你是什么时候搬到这里的?”

    左宏回道:“一年多吧,其实我原本是不打算搬的,只是原先的地方实在没法住了,不得以只能搬到这里来了。”

    尹傅马反应过来:“小澜刚才考我们,是不是和这件事情有关啊?”

    “对。”左宏点了点头:“你觉得玉佩的是哪个人物?”

    “东王公。”尹傅笑眯眯地回道。

    左宏有些意外:“哟,没想到你现在也长进了嘛。”

    尹傅说:“我可不敢贪功,这个答案其实是孟老师给的,而且他还做了详尽的解释。”

    左澜听了这句话,立马指着孟子涛恍然道:“啊,我说你怎么好像有些眼熟,你是孟子涛孟老师,是不是啊!”

    孟子涛笑着点头称是。

    左澜得到了确认,连忙前又跟孟子涛握了握手,有些激动地说:“孟老师,我是您的粉丝啊,没想到您电视更年轻,而且知识也更渊博。”

    孟子涛连忙谦虚地表示客气了。

    大家又相互客套了一会,左宏笑道:“老左,没想到你居然还跟孟老师认识啊。”

    “刚认识,要是我早些认识孟老师,哪会骗子的当啊。”一想到自己被骗的事,尹傅有些郁闷,好在他已经想通了,马调整好了情绪。

    左宏也是聪明人,知道孟子涛不可能无缘无故来找自己,说道:“孟老师,你是不是找我有什么事啊?”

    “其实我真的只是想认识您而已。”孟子涛解释了原因,又把他得到的玉雕梅瓶以及从老银那得到的玉器都拿了出来。

    左宏一看到这几件玉器,顿时非常激动,看到那件被神作书吧旧的玉佩时,嘴更是骂了起来:“该死的小偷,偷我的玉器算了,居然还把它神作书吧旧,太缺德了!”

    “啊,这些玉器原本都是您的?”孟子涛也没料到居然是这个结果。

    左澜气愤地说:“可不是!当初我们之所以搬到这里来,和家里失窃有很大的关系。”

    “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尹傅不由问道。

    “哎,说起来,这事还是跟我有关。”左宏说道:“孟老师,想必您对建元时期的玉雕应该有了解吧?”

    孟子涛表示了解,朱熹曾经说过,“天未生仲尼,万古如常夜。”而对于我国的玉雕史,汉武帝建元发展出来的玉雕工艺,对玉雕界的影响,犹如孔子儒家思想对全世界的久远影响一般。

    这期间的玉器,无论在玉质、器型、技法、创意与哲学思想结合应用在玉雕,皆旷古空前,影响后代甚钜。

    具体来说,建元时期的玉雕,无论其玉质、器型与创新,都令人惊叹。尤其玉雕技法影响甚远。只可惜有些表面处理方法,已经失传了,这不得不令人感到遗憾。

    左宏接着说道:“这么说吧,我把建元时期的一些技法差不多给复原了,特别是半开门技法。”

    “什么!”相于刚才玉器是被盗的消息,这一点更令孟子涛感到震惊。

    建元时期的玉器材质,基本是以和田为主。有白、黄、青、璧玉等等,材质坚硬不入刀。有些材质像年糕色白玉、青苹果色黄玉、水苍色黄玉等,现已绝矿。

    这个时候的玉雕在制神作书吧方法除了传统制神作书吧方式以砣具研制与抛光外,还有半开门技法,它是将等的和田原石,经过玉匠使用小崭刀,一刀一刀凿出形状后,让表面有凹凸,容易在表面渗碳或盐浴处理,全面染黑。再给予适度抛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