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六章 另有发现-第2/3页
下了出租车,一堵高大、宽厚的青砖墙映入眼帘,雄伟、气派中显‘露’出古朴、典雅。朝南‘门’前分立左右的两座石墩,它们静静地蹲守,陪伴着老宅渡过了无数光‘阴’。
这座老宅正是此行的目的地,孟子涛还真没想到,马瑞伯会住在这里。
孟子涛走到‘门’口敲了敲‘门’,没一会,马雨兰就来开了‘门’:“你们总算来了,我爷爷都望眼‘欲’穿了。”
“难道有什么问题吗?”孟子涛问道。
马雨兰点头道:“有一幅画神作书吧,我爷爷看不太准,你如果再不来,他估计要打你电话了。”
“他难道没睡午觉吗?”
“嘿,他有心事哪睡得着啊。”
马雨兰着俩人走了进去。
进入‘门’内就是天井小院了,这是老宅必备的一片‘露’天活动空间。
孟子涛环顾了一下四周,只见一块块青石板整齐的排列在地面,积淀着岁月的世态变迁。石柱、假山、盆景等错落有致地摆放着,突显出老宅的古韵和雅致。
天井的周边布设了两层式实木阁楼,头顶青瓦、背倚青墙,木质架梯衔接上下;上层楼体呈转角布局,形成回廊;凭栏观望,深深庭院的‘精’致、幽雅尽收眼底。
天井的北面就是正房了,只见那窗棂木雕纹饰讲究、布局对称,造型优美,雕刻的凤鸟、‘花’卉等形态传神‘逼’真、栩栩如生,堪称艺术‘精’品。
另外还有许多木、石制工艺品,突出古典味道,营造着优雅、和谐的居家氛围。
孟子涛嘴里赞叹不已:“想必马老在这幢老宅上‘花’了不少心思吧?”
马瑞伯从屋内走了出来:“就随便搞搞,平时没事陶冶一下情‘操’而已,算不得什么,关键还是这老宅造的好。”
孟子涛四处欣赏着:“这老宅应该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吧?”
“快了,九十多年。”马瑞伯道:“走吧,咱们进去再说。”
步入正房,先置身的就是客厅。厅里八仙桌、八仙椅、方椅等一应俱全,这些器物无不散着古旧的气息,有些比宅子的年代还要久远的多,它们还在继续挥着功能和神作书吧用。
厅堂靠北的木板墙边,依然保留着传统民居的供台,留存着对祖先的敬仰、记忆和思念;供台上的制神作书吧工艺的‘精’湛,体现出制神作书吧者追求文人心境的匠心独运,使得老宅更具有丰富的历史人文气息。
马瑞伯邀请了目不暇接的小俩口入了座,接着让马雨兰给俩人上了茶。
此刻的马瑞伯到没有表现的迫不及待,喝茶闲聊了一会之后才提起正事:“算是不幸中的万幸,除了一幅书法神作书吧品有问题,以及一幅戴进的山水画我看不准之外,其它都没有问题,也算是我运气好吧。”
马雨兰‘插’话道:“什么运气好啊,别看只是两幅神作书吧品,书法那幅还好说,亏了也就几万块钱,但那幅画价值一百多万呢,万一有问题,那损失就大了。”
马瑞伯显得有些难受,马雨兰又马上说道:“您别难过了,就当‘花’点钱看清楚一个人吧。”
马瑞伯叹息道:“哎,也是,这几年从他那也占了一些便宜吧,就当还给他了。”
“马老,您把那幅画拿来吧,说不定没有问题呢?”
“希望如此吧。”
马瑞伯起身带着大家来到他的书房,他说的那幅画已经在桌上展开了。
孟子涛没怎么客气,戴上手套拿出工具鉴赏。
这是一幅,画卷上部正中为堂堂高耸的山峰,中部以一株盘桓的阔叶古木将远景与近景分隔开来。
近景所描绘的场景充满生活气息:一位文士正在临水的台榭中悠闲地读书,种满竹子的院落‘门’扉半掩,一位童子正在‘门’前洒水打扫,以及一位即将过桥而来的策杖高士。
孟子涛足足观赏了近半个小时,这才放下手中的工具。
马瑞伯一脸希冀地问道:“小孟,这幅画怎么样啊?”
孟子涛斟酌了一会,说道:“戴进我就不多做介绍了,明代大画家,浙派开宗之师,他的绘画技艺比较全面,山水、人物、‘花’卉都有所擅长,面貌也多具变化。他的山水画,取法郭熙,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等名家,兼用元人水墨法的传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