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 长恨人心三-第3/4页



    “筝筝”

    他望着她,眼里是情真意切;她也望着他,目中却是遗恨万千。

    当时明月,当年眷侣,她以为的情深意切,生死相随,却是逃不过一句不复当初。

    “恨君不似江楼月,也恨君却似江楼月”

    留下这句话后,她便甩开他的手,颓然离去,再未回首。

    开原遇刺一闻没过多久,十二月乙丑,三贝勒莽古尔泰便因抑郁成疾,暴病而亡。

    这两件事情搁在一块儿来看,不免令人有些浮想联翩。

    盛京城自哈赤离世后,还未曾这样兴师动众地办过葬礼。

    皇太极不仅亲自临丧,漏尽三鼓钟,才肯离去,又于中门设灵堂以祭奠。

    海兰珠随范文程一同去了灵堂,见众臣皆围在御前,劝说其不要太过伤怀。

    代善也是双目泛红,却是忍着心中的悲痛,以兄长的语气劝慰之。

    皇太极听罢,神情悲戚,一时悲恸大哭,不肯离开。

    海兰珠听见了他的哭声,心中苦涩。范文程在一旁苦心相劝,才好不容易说服了她随他一同上前劝之收整情绪,回宫歇息。

    皇太极在人群里瞧见了她的身影,这才有几分动容,收起伤思,摆驾回了宫。

    接下来的一整日,他都待在寝宫里,不许任何人觐见。

    范文程足足请见了三次,最后才获准许。

    大殿里燃着檀木香,皇太极哑着声问道“何事要禀”

    “吴桥兵变叛军头目之一李九成,前日在率叛兵出战时阵殁了,改由王子登替其位。李九成在叛军中威望很高,素为辽人所推戴,他一死,叛军士气定会大受打击,孔有德想要苦撑,只怕也撑不了多时。如今面对明军的围剿,叛军除了从旅顺登陆,再谋大计外,无路可退。大汗,此时正是招降叛军的好时机。”

    “毛文龙一死,东江军自己先内乱了起来,吴桥兵变,登莱荒芜,东江动摇,是天助我也。”

    皇太极揉了揉额头,又道“你且注意着孔有德的动向,如若他们肯为本汗所用,从海路入旅顺,势必要往盖州而来,到时,我自当夹道欢迎。”

    “是。”

    范文程见他心绪不佳,也未再禀其他琐事。

    皇太极又望了一眼范文程,他们是君臣,亦是近三十年的朋友。

    他怅然叹了一声,没头没脑地问道“宪斗,你说我是对了,还是错了”

    这个问题,他憋在心中许久了,却无人能说。

    范文程一听便知,他所忧为何事,遂答“作为兄弟,大汗错了;可作为君王,大汗没错。自古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何况三贝勒是郁结而死,大汗无需自责。”

    “我知道旁人在说什么,说我是猫哭耗子假慈悲,是个伪君子,说我逼死了亲兄长”

    皇太极一时气短,没有再说下去。

    范文程却不卑不亢道“旁人不是大汗,又如何能明白个中缘由呢很多事情,并没有所谓对错之分。以我之见,就如崇祯帝也并未错杀袁崇焕,作为君王,他只是做了他应当做的事情。换了别人,坐上这个位置,也会做同样的事情。孰是孰非,是留给后世人评说的,只要大汗勤勉于政,为天下人谋福祉,何人会因区区三贝勒之死,而论定大汗并非明君”

    “治五哥的罪,是不得已而为之,只可惜他性情太过刚烈,不肯知难而退”

    皇太极恍惚道“他怒我专权,即便是真动了杀心,我也相信他只是一时冲动你传我的话下去,斯人已逝,开原的事情,我不想再追究了,今天我的话撂在这里,谁也不许再咬着不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