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虎门侠义-第2/4页





    陈到听了,盘膝坐下,道:“其实说实话,我觉得大汉王朝已经坚持不下去了,或许建立一个新的王朝能够拯救黎民百姓。”陈群听了,摇了摇头,道:“你说得不全对,大汉王朝是走到了尽头,但现在绝不是改朝换代的时候。你看现在袁绍、曹操这些人四处割据,要真是改朝换代,谁有这个资格?我觉得虽然改变不了现在的政治格局,但是我觉得选官制度可以改变。”

    陈到根本不懂他的意思,问道:“我不太明白您的意思。”陈群伸手比划了比划,道:“早在孝武皇帝的时候,我们采取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你明白吗?”

    陈到点了点头道:“不错,以前我都见过郡守、县令他们举孝廉那些。这个制度有什么问题吗?”陈群笑道:“可能你对此了解的还是太少,其实现在的察举制已经被门阀世族操纵利用,现在的乡闾舆论都被他们所左右,所以现在的察举制是非常之**。同时这些地主和那些读书人产生了尖锐的矛盾,也就是阶级矛盾。不过现在是乱世,阶级矛盾肯定是有的。但要想重建一个太平的时代,就必须要重建一个新的选官制度。我打算等真正的英雄人物一统中原后就去投奔他,向他说明我的看法。”

    陈到问道:“那您打算建立一个怎样的制度呢?”陈群道:“你对政治也有兴趣吗?那我就说说。简单来说,就是在地方设立特定的官职负责品评,品评就是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来给此人定下品级,品评完将结果上交司徒府。最高的权利来自中央,由此打击了那些世族的权利与地位,给了那帮读书人机会。”

    陈到挠了挠头,道:“如果看家世的话,还是得看门阀世族不是吗?”陈群道:“我说的简单,其实真的完全压制门阀世族目前是完全不可能的,还得给他们些优惠否则他们不得翻了天了。叔至,其实我不建议你去加入政治上的斗争,我觉得你性情纯良,不适合这些勾心斗角的东西。最好就在武林中闯一闯,再多一点去战场上杀杀敌就够了。”

    陈到应了一声,陈群又道:“其实我出身于颍川陈氏,也算得上是名门望族,只是我父与我师父陈鼎是生死之交,所以将我交给我师父收为徒弟。我师父不明不白的死了,我肯定要查个水落石出。如果《济世策》和《救国策》都已交到别人之手,我觉得陈虎门也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了。”

    陈到一怔,道:“您是什么意思?”陈群道:“我本无意率领帮众再去参与武林的纷争,再说了,陈虎门如今也是在不断的衰落。再过不久我想我会解散陈虎门散落在各地,各自做他们该做的事。”陈到问道:“什么事?”陈群肃然道:“侠义之事。”

    郑言被陈到一把丢进屋内,就晕了过去。过了半晌才清醒过来,他爬起身子,收好《救国策》,仔细看了看四周,只见一张供桌。他走上前去,并未发现什么《救国策》上卷,只是发现了一沓纸,他见并没有其他东西,只好翻看起来。

    只见那纸上写着:“吾乃陈虎门第二十一任帮主陈鼎,此次携《救国策》出发实是去吸引‘中原枪皇’李九伦,我已对外放出风声说我携带武林秘籍出行。李九伦必来加害于我,他在江湖上以慈悲之心迷惑了众生,我此行必揭穿他的面目,我若一去不返,势必让我的徒弟陈群见到此纸。陈虎门顶尖武学我还未教授与他,此乃太极锁心法。”郑言这才发现,这一沓纸分为好几部分,除了陈鼎留下的话之外,还有一个就是太极锁的心法,另一个是一小张字条。

    郑言先看了看那字条,只见上面写着:“心怀叵测者对《济世策》虎视眈眈,所以我不请自来取走《济世策》。但请放心,我定会妥善处理它,绝不将它交给别有用心之人。”落款是乔锐形。郑言不知《济世策》是何物,但也觉得和《救国策》必有联系,他不了解乔锐形的为人,也不好妄下评判。又拿起太极锁的心法看了起来。

    看了几眼,他转念想到自己和陈到很难从这里逃出去,光凭两人之力根本不是外面的陈群的对手,再说陈到在外面还生死不知,自己唯有练成这个太极锁恐怕才有胜算,于是他认真的读了起来。他按照上面所教的运气法门练了起来,不出一会儿,竟然觉得浑身舒服,内力也大有增加,心道:“这太极锁与‘环虎功’有异曲同工之妙,我练起来竟然如此轻松。”练了一个多时辰,竟然觉得浑身清爽,已将太极锁的心法练成了七八成。他心急去助陈到,没有再看,回身就将那门打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