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2/3页
朱元璋看到一个皇帝对着太监行礼满脸的不可置信。
朱棣看到朱祁镇如此看重一个太监也生理性不适。
阉人连男人都算不上,身份也只是奴婢,堂堂的九五至尊,天下之主竟然对一个奴婢行礼还叫他先生。
这不是放任太监骑在皇帝头上吗
不同时空的朱元璋和朱棣几乎同时用冰冷的目光巡视了一遍身边的太监。
太监似乎对皇子的影响太大了。
侍奉在帝王身边的太监们皆低下头两腿颤颤。
在讲述朱祁镇和王振的骚操作之前,桑晚先和大家捋一捋明朝皇帝和太监的关系,便于后续对于朱祁镇行为的理解。
太监这个行业可以追溯到先秦,现代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太监基本上在明朝,但是太监势力最大最牛逼的时期并不在明朝,而是在唐朝,唐朝后期的太监甚至可以废立皇帝,明朝的太监虽然对国事干预极大,但是实质权力一直掌握在皇帝手里。
所以明朝的太监相当于皇帝的代言人,不喜欢了随时可以换,他们在权力上对皇帝决策的影响远不如文官集团的影响大。
所以朱祁镇所下的每一个决定,都是出自他自己的意愿,即使有王振在旁边煽风点火引诱,那也是在他自己的判断下做出的。
王振从朱祁镇小时候就陪着他读书,在朱祁镇心里的地位极高,从他称呼王振为先生可以看出,相比起凶神恶煞的文官,朱祁镇更信任对他好的王振。
在张太皇太后和杨荣相继离世后,朱祁镇放给王振的权利越来越大,大到什么程度呢。
桑晚停顿一会儿预告以下内容可能引起生理不适
一天,王振问工部郎中王佑说王侍郎你为什么没有胡子王佑回答说老爷你没有胡子,儿子我怎么敢有。
一句话把王振夸爽了,立即提拔他为工部侍郎。
翰林侍讲刘球就因为上奏折陈述爱国之情,结果被王振处死,尸体肢解。
连王侯公主都称王振为翁父,大臣们只能望风便拜,更有无耻者效仿王祐纷纷认王振这死太监作干爹。
无耻王振这死太监无耻,朱祁镇更无耻,是他给了王振左右官员升迁的权力,也是他纵容了王振残杀忠良,大肆敛财。
朱元璋勃然大怒,他早就想到给太监权力会造成太监专权,特地在宫门口立了一块铁碑,“内臣不得干预政事”。
朱棣的后代是怎么回事,才第五代就不把他的政令放在眼里了
天幕上的女子又补了一刀
王振当权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开国皇帝老朱防止内臣干政的铁碑移走,没人敢说一个不字,毕竟人走茶凉,老朱都没了,又不能从坟头蹦出来,谁还在意他的话。
朱元璋听到自己的话屁都不是后恨不得把王振吊在城墙上凌迟。
但是王振此时还没出生,只能找燕王朱棣出气了。
于是老朱阴沉沉抬起脸,提起大刀追着朱棣砍,老爷子老当益壮,边砍边骂不带喘气的。
“逆子这就是你的好儿孙”
朱棣左突右闪还不能还手,绕着大殿来回跑,中间还被朱允炆那小王八蛋绊了几脚。
另一个时空的朱棣就没朱元璋这么生气。
重孙不争气,但好歹是他们老朱家的后代,即使纵容太监不对,后世之人明晃晃说朱祁镇无耻,就是在打皇家的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