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6章 一个要求



    ,

    郝楠楠到了京城,他要同张清扬一起去找张森。两人相约来到了张森的家中,作为这次城市升格考察小组的副组长,张森身上的压力可想而知。看到两人进来,张森就笑道“这半年哪,我家的防盗门都快被敲坏喽”

    张清扬呵呵地笑,说“张主任,您要高兴才是,不知道有多少老干部盼望着家中门庭若市呢”

    “是啊,有些人还真就像你说的那样,不过我可是喜欢安静,就盼望着退休呢”

    郝楠楠略显娇气地说“哟,张主任您说的是哪里话啊,您要是退休了,我们辽河找谁帮忙去啊”

    “你个小郝啊,难道辽河离开我还不发展了”张森无奈地苦笑,但郝楠楠这话听起来还是很舒服的。

    两人坐下,张清扬首先问道“老领导,现在黑水市已经退出了,我们辽河问题不大”

    张森板着脸说“清扬啊,你说我现在能把消息透露给你吗”

    张清扬微微一笑,说“老领导,现在有些消息早就传出去了,您还瞒着我干嘛啊”

    张森点点头,看向两人说“对,你说得都对,有些城市确实已经定下来了,而且那些被确定下来的城市早就在计划中,不算出人意料。可是辽河同那些城市相比,虽然是一个新科状员,但基底不够,我这么和你们说,辽河的历史地位太低,有点轻浮。”

    郝楠楠坐直了身体,失望地看向张清扬。正如张森所说,辽河这座现代化城市最弱的部分就是历史,它不像其它城市那么有厚重的城市名片,可以说在一些大城市已经建成的时候,辽河这里还是一片荒芜。辽河这座城市是满族入关以前才建立起来的,不比那些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古城。对于这个问题,郝楠楠早就想到了,所以在宣传过程中,才避其所短,一直在宣传辽河的现代化进程,以及现代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而对历史少有提及。但城市历史过于单薄,这是不争的事实,这对于重视资历的国内政治而言,辽河发展的再好,在一些人的心中也不如那些发展缓慢的老城。

    张清扬喝了一口茶,微笑道“张主任,您这话还不够全面”

    “哦,张省长还有不同意见”张森看向张清扬。

    张清扬放下茶杯,说“老领导,辽河的历史地位确实够低,但是您忽略了他在军事上以及边贸上的地位,单凭它与朝鲜接壤这个得天独厚的历史条件,辽河就有资历后来居上我曾经翻阅过历史,辽河在二战时期,可是兵家必争之地,要不然也不会在解放后,从一个小镇发展成了一座国内二线城市。”

    “清扬啊,”张森语重心长地看着他,说“实话告诉内,各位领导以及专家,在对待辽河的问题上,一直很纠结。你说的这些优点是存在的,但它是一些隐性的优点,就说与朝鲜的经济、文化交流,现在才刚刚起步,还不太为外人所知。”

    郝楠楠娇笑道“张主任,只要辽河成为了副省级城市,不就被外人所知了嘛”

    “哈哈郝书记啊,你可真是会说话”张森伸出手指点了点郝楠楠,然后很严肃地说道“清扬,现在领导与专家纠结的原因就在于辽河的历史地位,他们觉得辽河不够沉稳,所以你们还要最后好好的谋划一下。”

    张清扬不明白张森为何一直也没有松口,他低下头想了一会儿,扭头对郝楠楠说“回去查找一下辽河的历史,最好能搞出一些名堂,看看历史上有没有什么大事件同辽河有关系的。”

    张森点点头,说“这个想法是正确的,不过最好同辽河现代地位的重要性有机地联合起来,就比如说你们刚才提到的与朝鲜的往来,要想想如何利用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