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游学(下)



        固安,永定河沿岸的驿站。

        一位绣衣卫总旗军官禀话道:“徐爷,已经探清了。

        这固安的知县冯禄,能力平平、没啥作为。

        就等着朝廷拨款呢,那个宛平县令倒还好些,不过该糊涂还是糊涂。”

        “思危、思变、思退,民心、民意永远是最后一位,当官不就这样?

        对他们来说,政绩、三年一小考、六年一大考才是第一位。

        咱们仔细查查,查他个底朝天,若是这趟皇差办好了。

        没准万岁爷龙颜大悦,小旗升总旗,总旗升百户,老子也能当一回千户大人!”

        徐彪拿着丝帕细心地擦拭绣春刀面,眼神中充满对生命的漠视。

        ........

        回到“喜福来客栈”。

        秦业说刘知县回来了,便领贾琮去县衙三堂拜见。

        可巧不巧,那幽燕第一状的罗奇才也在堂内。

        古代县衙是基层机构,大楚朝与唐、宋相似。

        大兴、宛平等京县,县令不是七品,是正六品。

        同知、府尹也比地方的官级高。

        京畿重地,京县不高级一点,怎么能体现出咱京城脚下的贵气?

        县衙三堂。

        宛平县令刘华人高马大,虽是文官,模样却是五大三粗的。

        一身六品鹭鸶补服,还没来得及换,前胸、后背皆有。

        大袖宽三尺,眼睛笑眯眯地。

        按规制。

        官员身穿官服,庶民必须下跪拜见,方显朝廷威严。

        有功名在身的秀才,见县官无需下拜、不用交税。

        贾琮一介白身,暂时没这福利。

        在荣国府对贾赦那老货都不知跪多少次了。

        虽然心里别扭,但也只能在心底悄悄骂一声万恶的封建社会。

        贾琮不情不愿的,正准备大礼拜见。

        谁想。

        刘知县干咳一声,摆手道:“免了,贾琮,本县早有耳闻你是秦郎中的得意门生。

        还是国公府之后,秦郎中奉命出差。

        解我永定河水患之燃眉之急,就不必跪了。”

        “多谢县尊。”

        能不跪那就不跪,贾琮余光微瞥,见罗奇才悠然而坐在下首椅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